賈耽繪制《海內華夷圖》
賈耽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宰相,他歷仕玄、肅、代、德、順、憲六朝。他從小就喜歡讀有關地理方面的書籍,喜愛騎馬射獵。
751年,賈耽參加科舉考試,以明經登第,走上仕途。在處理日常政務中,表現出良好的政治素質,政績突出。與此同時,他根據國家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結合政治、軍事研究地理,考察地理。
賈耽研究并繪制地圖的目的很明確,是要像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那樣用米堆積立體地理模型供軍事行動之用,像西漢蕭何那樣收集秦代地圖幫助劉邦奪天下。他羨慕前哲,繪制地圖,要為唐王朝的政治、軍事服務。
賈耽年輕時正值“安史之亂”,政治不穩定國力衰弱,沒有足夠的力量確保邊疆安全。劍南西山三州七關軍鎮監牧三百所喪失,河西隴右州郡悉陷吐蕃。
國家守于內地,舊時鎮戍情況不明,賈耽對此深為焦慮,決心繪制隴右淪陷區的地圖,以備政治軍事所需。
為獲得制圖數據,賈耽一方面進行廣泛的調查采訪,另一方面查閱中央和地方保存的舊有圖籍,對“九州之夷險,百蠻之土俗,區分指畫,備究源流”,從而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積累起豐富的地理知識。他對裴秀的“制圖六體”非常推崇,加以學習和借鑒。
798年,賈耽果真用裴秀的制圖六原則繪制《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一軸。這幅圖內的政區,則依九州分區。隴右地區資料很少,他費盡心機進行調查了解,力圖充實圖的內容。
由于賈耽對收集到的地理資料做了慎重的取舍,所以,地圖所反映的岐路交通,軍鎮要沖,莫不如真,內容較為翔實。他用文字注記匯編成冊,然后將圖和說明一并奏之朝廷,希望作為收復失地,用兵經略的參考。唐德宗皇帝覽后稱贊,特賜馬一匹,銀200兩,銀盤銀瓶各一,以示獎勵。
賈耽在地圖學上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海內華夷圖》上。繪制這幅圖的目的是要把唐代統一強大的面貌表現出來。為了繪制此圖,他花了30多年時間閱讀文獻,調查采訪,認真選取資料。終于在801年,他繪圖完成,并獻給朝廷。
上一篇:貪婪背后的懲罰
下一篇:跳出自己設定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