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合適的生活方式
那是在多年前,有一位30出頭的女子來自貧窮的山區,大學畢業后放棄了回家鄉工作的機會,毅然留在省城,當過記者,擺過地攤,開過服裝店。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一位皮爾·卡丹代理商,信心百倍的她東挪西借籌款,在省城鬧市區租個門面撐起了一個專賣店。創業之初,她吃住在店里,為了給付那里昂貴的租金,有時一頓飯用一塊大饃充饑。
熱情周到的服務終于讓專賣店里有了絡繹不絕的顧客,生意紅火了,她沒下過一次飯店,沒買過一件時尚衣服,仍過著節儉的生活。慢慢地,她口袋里的錢像滾雪球一樣一天天地多起來。一年前,她把左右鄰店兼并過來,同時還招聘了六名員工。
已成款姐的她不無真誠地說:“都市里到處都能掘到黃金,關鍵是你要選擇好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生長在城里的人在下崗的風雨襲來時卻感到手足無措,整日哀嘆命運不濟。”
其實,只要細心地觀察一下四周,就會發現,在都市的角角落落,生活著生命力很旺盛的鄉下人。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在酒店、在商場、在快餐店、在書報攤。
他們從事著或復雜或簡單的勞動,以鄉下人的勤勞與質樸,以鄉下人頑強的生存能力,擠進了鋼筋水泥混凝土構筑的城堡,開拓一塊哪怕是極小的天地,并且有滋有味地活著。
而那些一生下來就在城市里的城里人,下崗以后卻連一條求生的路也找不到。比起進軍都市的鄉下人,一些城里人已經輸了,并且輸得很慘。
即使我們擁有驕人的文憑,擁有城里的戶口和住房,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唯有不斷拓展生存空間,謀求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不斷地刷新自己,創新未來,才有可能處變不驚,才可以在繁華褪盡后重新鍍亮人生。
都市是一塊生長鋼筋水泥的地方,信息時代的浪潮無疑要叩擊每一扇門,原先的享受哲學正面臨重創。敢于直面未來的挑戰,把曾經的成功或榮譽放到身后,一切從頭開始,才能立于時代的潮頭。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取決于擁有多少財富,而是取決于自己。不要被物質的世界所迷惑,也許平淡也是一種美。
上一篇:選擇偉大選擇美
下一篇:遇難者的第三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