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放棄,沒有什么不可能
世界酒店大王希爾頓用200美元創業起家,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他說:“信心。”而美國前總統里根在接受《SUCCESS》雜志采訪時說:“創業者若抱著無比的信心,就可以締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哈佛告訴我們:自信是成功的助燃劑,自信多一分,成功就可以多十分。愛迪生曾經試用1200種不同的材料做白熾燈泡的燈絲,但是都失敗了,有人批評他:“你已經失敗了1200次了。”可是,愛迪生不這么認為,他充滿自信地說:“我的成功就在于發現了1200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正是懷著這份自信,愛迪生最后獲得了成功。那些成功者的經歷,其實就是心理學中的“自信心效應”,只要不放棄,那就沒有什么不可能。
心理學研究中把這種在外界某種刺激的作用下,激發了一個人的自信心,使人重新振作,努力實現自己的志向的社會心理現象,稱之為“自信心效應”。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充分估計的一種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的能動表現。每一個想要成功的人都不可能缺少強烈的自尊心,藝術大師徐悲鴻曾說:“人不可有自負,但不可無自信。”如果說自卑是成功的敵人,那么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鄧亞萍說:“當運動員時什么事情都不用考慮,退役以后的生活和原來有很大的轉變,對許多運動員來說,當生活成為習慣后,要讓他坐下來讀書,他是坐不住的,他沒有主動性,或者說沒有緊迫感。”而鄧亞萍之所以能夠轉型成功,除了她能夠調整自己的心態,最關鍵的在于她始終抱持著“不放棄”的信念,她堅信只要自己不放棄追尋目標,那么就沒有什么不可能。
在生活中,有許多身有殘疾或者處于逆境中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取得旁人難以想象、難以達到的成就,正是因為他們有一股強大的精神動力——自信心。一個自信心很強的人,他會相信自己的力量,無論什么樣的困難與挫折都不能阻擋他前進的步伐,所以他最終會贏得成功。相反,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力量,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與長處,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他失去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最終,就只能面對失敗,而與成功失之交臂。人生需要有自信心,永遠不放棄自己追尋的目標,那就沒有什么不可能。
上一篇:別自我設限,勇敢跳躍出去
下一篇:只要堅持不放棄,所有苦難都會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