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虛:網絡依賴的根源
在空虛的人看來,生活虛無而沒有意義,缺乏價值,甚至連自身存在于世界的意義也沒有。作為解決之道,每個人需要給自我的人生注入意義和價值,比如將成就事業、呵護家人等需要和其他人建立密切心理聯系的事情作為生活目標。
——生活,是人生態度的表達
空虛,是一種負面的情緒體驗。空虛者感到彌漫身心的寂寞感和無所事事的罪惡與無助,打不起精神,找不到有興趣的事情,缺乏動力參與集體活動。
為了擺脫空虛,有人消極地沉溺于網絡游戲,有人連續幾天看肥皂劇,也有人酗酒賭博,或者到處閑晃悠,泡酒吧制造事端。這些不良行為無益于消除空虛,反而讓人感到更加寂寞和愧疚。
馬俊陽初中畢業就不再上學,在社會上晃蕩,和一幫比自己稍大的孩子混在一起。他們無所事事,整天在街上閑逛。
馬俊陽經常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然后去網吧和網友聊天。他連續兩三天在網吧玩網絡游戲也不回家,經常被父親從網吧拖回去,但屢教不改,下次繼續瘋狂地玩游戲,實在讓父母頭疼。
馬俊陽和一幫狐朋狗友到處晃悠看美女,聚在一起欺負女孩,胡吃海塞,無事生非。沒錢的時候,就聚伙去學校門口敲詐學生,成為周邊學校的一大禍害。
馬俊陽和其他孩子因為表現不佳、缺乏認同感而被迫離開學校,整天無所事事晃悠在網吧和街頭。這些青少年一般在學校的時候成績不佳、違規違紀,被學校遺棄,甚至被父母嫌棄,成了誰都不喜歡的“問題少年”。即使做了一點好事也沒有人表揚,他們也無力回天,久而久之,破罐子破摔,缺乏改造的動力,對現狀聽之任之,混跡于社會。
因為在他的生活經歷中,更多的是責罵,甚至毒打,沒有表揚和鼓勵。他們知道不受別人歡迎,因此沒有要迎合他人的心理,更不會做家人眼中的乖孩子,他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缺失社會規范和道德的制約,經常做出傷害他人的舉動。
習慣了大手大腳的消費,沒有經濟來源,又需要滿足哥們義氣的虛榮,請大伙吃好的喝好酒,就不得不考慮弄點零花錢,最終盯上了身單力薄的學生。馬俊陽為了弄到錢,甚至還和其他人半夜翻進附近的電纜廠盜竊電纜而終被勞教。
青少年只有有了實在的事情做,才可以擺脫空虛,找到學習的樂趣和生活的意義,活得精彩。還有一部分人的空虛則源于生活方式的簡單和社交圈子的狹小。
29歲的潘五昊仍孑然一人,上班面對著電腦顯示器,輸入一行行指令,繪制出豐富多彩的軟件平臺,但是他的內心卻非常單調和空虛。
因為性格內向,不擅溝通,加之經常加班,沒有時間和機會接觸女孩子,潘五昊一直沒有女朋友。雖然有人熱心撮合,但是他很怕說話,很少有時間和女孩一起吃飯、逛街,因此,最終還是一個人孤苦地生活。
潘五昊感覺生活很無聊,又沒有辦法改善。下班和周末的大多數時間都在玩網絡游戲。潘五昊“不是在上班,就是在玩游戲”,父母干為他著急也使不上勁。
潘五昊感覺不到一絲絲的生活歡愉和興奮,他甚至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聊,沒有意思。他在網絡中有很多好友,但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可以溝通。尤其到了周末,同事們都過起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而獨身在這座城市的他就只能窩在家里上網、看電視。
剛大學畢業,還能找到同為單身的同學和同事一起玩,但漸漸地,他們有了女朋友或者結了婚,就不再“隨時有空”了。而潘五昊也實在不好意思在周末打擾別人的二人世界。
潘五昊渴望有個人可以說話,尤其在國慶這樣的長假,一個人悶在家里,七天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經常是一天說不了一句話。他感覺自己快要憋瘋了,但是又找不到有興趣的事情可以做,就這樣將自己的青春消耗在空虛和無聊的游戲中,陷入“惡性循環”不能自拔。
空虛的另一種表現是“網絡依賴癥”——漫無目的地瀏覽網頁,各大門戶網站、交友論壇、社區都留下了網絡依賴者的足跡。他們會在一天里數次登錄郵箱,生怕錯過一封郵件,漏一條信息,經常的情況是上班的八小時全消耗在了瀏覽網頁上,工作卻沒有成效。
一般來講,性格內向、興趣匱乏、情感淡漠的人容易感到空虛。他們不善于從身邊的事務中找到興趣,發現生活的樂趣。
如果一個人的感情生活豐富,懂得去愛一個人,也被人關愛,則不會覺得空虛,而感到生活充實和滿足。在人際關系的互動中,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就感,能激勵出發自內心的動力去改善生活和工作。比如被妻子需要,會激起丈夫強烈的責任感。
另外,工作和生活充實的人不會感到空虛。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經歷了人生沉浮,對眼前和未來的生活比較滿意,要么享受退休生活,要么忙于照顧孫兒,無暇空虛。因此,從操作的角度講,讓自己忙起來對趕走空虛有一定的作用。
保持和家人、朋友的溝通對消除空虛大有裨益,在溝通中享受被關照、被呵護的感覺,會令人心態平和,在親情和友情中汲取積極向上的動力。
根除空虛的秘密是保持理想、樹立目標。目標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比如經過長期努力成為神經科學領域的學科帶頭人;終身學習婚姻保鮮技能,保持和妻子的和睦婚姻;五年內成為公司的骨干力量;三年內完成注冊會計師考試;兩年內掌握德語日常會話;半年內完成30萬字的書稿,今天買到稱心的外套……
這些或大或小的目標促使我們行動,從而使我們內心充實,擺脫網絡的誘惑。
上一篇:秀出自我:完美晉升五步走
下一篇:笑著也會得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