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計劃,讓你穩步前進
什么是計劃?《新華字典》中說,計劃就是為實現目標而尋找資源的一系列行動。單從這個定義或解釋中,我們就能夠初步了解到計劃的重要性。為了實現目標而尋找資源的一系列行動,就是說,當你有了一個計劃之后,你會圍繞著這個目標主動地尋找一切能夠幫你達成這個結果的資源,會開始自發地去努力和創造。由此,可以說,當你想要獲得成功的時候,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列出一個詳細的計劃,為自己的成功明確一個高度和定義,詳細做出描述,并為之細化到具體的行動。
談到計劃這個話題,我們不得不說一下哈佛大學曾經做過的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在學校里隨機抽取了一千名學生,調研他們“是否已經有了清晰的職業發展計劃”,結果顯示只有4%的學生表示他們確實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職業發展計劃;另有18%的同學已經有了初步的職業發展規劃,但還不是很清晰;而剩下的78%的同學則表示自己還未有過任何計劃,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往后的時光里,調研者始終與這些被調研者保持著一定頻率的聯系,確保他們一直能夠被聯系到。30年以后,除了已經過世的40位同學,調研者對這960名同學依次做了一個現狀回訪,通過對他們的健康、家庭、事業、情感、財務等多項指標的統計,得出了一個非常有趣并令人振奮的結論:數據表明,無論是在健康、家庭、事業,還是情感、財務的各項指標中,當年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著清晰規劃的那4%的人,在以上的那些指標中得分都是最高的,他們不僅擁有健康的身體、美滿的家庭和成功的事業,有的還獲得了平衡的心靈和令人羨慕的財富自由。那18%的對自己的未來有初步卻不詳細具體規劃的人,大多數也都成為各行各業中的專業人士,雖然這其中也并不缺乏薪水較高的人,但總是在健康、家庭與心靈等諸多方面有著一定的矛盾,身心疲憊成為他們一致的特征。
而那些占比人數最多的,就是那些當年沒有任何職業發展規劃的人,他們的發展現狀令人堪憂。除了極個別的人能夠與有初步規劃的同學一樣,有著穩定的薪水和令人較為滿意的家庭狀況以外,大多數人都是在工作幾年以后,一旦衣食無缺就不再持續努力了,所以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只能夠成長為一個平凡的職員、技術人員或者銷售人員,甚至還有不少人只能依靠政府的失業救濟金來勉強度日。由此可見,就連哈佛大學這樣的名校畢業生也需要有清晰明確的計劃。縱使是名校畢業,他們也不能夠保證每個人都成功,更何況是你我這樣普通學校畢業的人呢?
親愛的寶貝,想要跟這些4%的人一樣擁有完美人生的話,我們就需要學會為自己設計一份清晰明確的規劃。要知道,沒有主動計劃的人往往只能被動地被納入別人的發展計劃中。只有擁有明確的人生規劃,我們的未來才不會迷茫,才會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所處位置,才能夠更清晰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邁出的方向和努力的步調。
生活中的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自己的迷茫和后悔,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和遭遇到的不公平對待。但其實,正如徐小平曾經說過的:“人生如果沒有設計,你離挨餓只有三天。”此話說得雖然很極端,但也正反映出了在競爭激烈的當下,“人生需要規劃”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思想理念。只有擁有對未來的規劃發展能力,才能夠讓我們在遇到人生中的一些突發狀況時,以不變應對萬變,將自己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
想要賺一萬塊錢工資的人和想要賺一千塊錢工資的人,他們賺錢和花錢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同理,想要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和一門心思只想趕快出來上班賺錢的人,他們在學習方面所做出的計劃和付出的努力必定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些,也正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所在。當別人正在埋頭苦讀的時候,你正在偷懶看劇;當別人正在為了職稱考試晝夜奮戰的時候,你正在輕松地哼著小曲;當別人正在早起堅持鍛煉的時候,你正蒙在被子里睡懶覺。由此,追根溯源,足以想見計劃的重要性以及計劃能夠為我們帶來的能量轉變。
因此,親愛的寶貝,請你記住,計劃往往是我們自我人生管理中最基礎的一個職能,當你將它只看作一個紙質的文本,或者只是年初上交的提案,又或者只是年底總結的一個參照的時候,你還沒有真正領會到計劃對于你的重要作用。只有真正將計劃放入心中,依靠計劃來展開你未來的活動,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計劃中的自律作用,迫使自己放棄偷懶,將時間用于勤奮、用于堅持、用于自律,長此以往,計劃實現的當日便是我們獲得成功的那天。由此,親愛的寶貝,如果現在的你都還未曾有一份清晰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或人生的發展規劃,不妨暫且停下匆匆前進的腳步,抽出一部分時間來為自己的未來好好規劃一下前進的方向,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明確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和計劃,我們才能夠走得更加穩健和堅定。
上一篇:學會放下煩惱,淡然處世
下一篇:孩子害怕與人交際,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