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半船書不為官的陳跡
陳濟是我國明代的史學家。當時他在江浙一帶頗有名氣,人人都知道他讀過半船書的故事。
陳濟15歲那年,父親讓他帶著一批貨到外地做生意,臨行前便囑咐道:“這可是我多年積累下的貨物,是咱們的一部分家產,你要認真地做好這樁生意,別讓家里人擔心。另外,我再派兩個可靠的師傅與你同行,當你的參謀,幫你打理生意?!?/p>
“知道了,父親,貨物賣完后我再帶些什么東西回來呢?”
父親說:“你自己看著辦吧,看看咱們家缺什么,你就帶什么,但千萬要多些心眼,要貨比三家,千萬不要上當受騙呀?!?/p>
6月以后,陳濟順利歸來。全家人都十分高興,稱贊他有出息,能夠繼承父業了。家里人趕緊從船上卸貨,一看到陳濟買的物品,都非常生氣,捶胸頓足嘆息道“你都買了些什么??!”
原來陳濟買了半船書回來。
陳濟說:“這正是咱們家里缺少的??!不讀書積累知識,談何做學問?!?/p>
從那以后,陳濟每天都會利用業余的時間,開始一本一本地讀他的書。天天如此,就這樣,一連讀了七八年,他終于讀完了買回來的半船書。
書讀得多了,積累的知識也多了,陳濟便開始試著寫些文章。這時,他文思泉涌,下筆成文,這幾年來積累下來的知識都用上了。他寫的文章不追求辭藻華麗,只求簡潔明快,通俗易懂。
陳濟常說:“好文章應該像布帛菽粟一樣,要有益于世。”
有人表示疑惑,說:“你讀了半船書,文章又寫得這么好,為什么不參加科舉考試,謀個一官半職的呢?”
陳濟笑笑:“我讀書就是為了寫好文章,當今謀取功名的人那么多,不少我一個?!?/p>
陳濟不求功名,但卻出了名。后來,經人介紹,陳濟與解縉、姚廣孝參與了修纂《永樂大典》的工作。這全得益于他平時的學習和積累。
上一篇:誠請范雎賜教
下一篇:課堂里發生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