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比較,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科南特說:“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財寶,對哈佛大學來說,重要的不是出了7位總統和3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是讓進哈佛的每一顆金子都發光。”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可能就是那一顆等待發現的金子。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多少人卻為“比較心”所拖累。他們處處與人比較,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優秀,將自己禁錮在一個小角落,不能大展拳腳,最終難成大事。事實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命運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這是不容置疑的。為什么不嘗試著做自己呢?“比較心”只會給我們帶來失落、沮喪、嫉妒,更嚴重的是,比較之后,自己會變得膽小、不自信,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甚至還會變得自暴自棄。
每個人都夢想著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事實上,我們真的可以成為那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夠禁錮自己,只有你自己。如果你自己總是懷著“比較心”,時時懷疑自己,那么,你的能力永遠沒有辦法施展出來。如果你總是習慣與別人比較,膽小怕事,不敢相信自己,逐漸忽略自己、迷失自己,或許,未來的你將會一事無成,而且,有可能你的余生將在煩惱和抱怨中度過。
一位學者到了風燭殘年的時候,感覺自己的日子已經不多了,他想考驗和點化一下自己那位看起來很不錯的助手。于是,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傳承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滿滿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直到目前我還沒有見到,你幫我尋找和發掘出一位,好嗎?”助手堅定地回答說:“好的,好的,我一定竭盡全力去尋找,不辜負您的栽培和信任。”
于是,這位助手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來為老師尋找繼承人,然而,每次他領來的人都被學者婉言謝絕了。有一次,已經病入膏肓的學者掙扎著坐起來,拍著助手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半年之后,眼看學者就要告別人世,但最優秀的人還是沒有找到,助手十分慚愧,淚流滿面地對老師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學者嘆息著說道:“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本來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太膽怯了,不敢相信自己,總是與他人相比較,才把自己給忽略、耽誤、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于如何認識自己、如何挖掘和重用自己……”話還沒有說完,學者就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而那位助手一輩子都活在了深深的自責之中,因為他辜負了老師的期望。
有的人明明頗有才華,但因為內心的膽怯,他們不敢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他們缺乏對自己應有的自信,而他們認為找回自信的途徑就是不斷地與他人比較,殊不知,越比較就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個過程中,他們就像在給自己作繭子一樣,自己把自己禁錮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讓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施展。
約翰上中學的時候,成績中等,但是,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與同學比較成績。結果,本來成績還可以的他,在經過一番“比較”之后越來越差。最后,老師只好對他說:“你已經無可救藥了。”身邊的同學也看不起他,約翰感到十分沮喪,他覺得自己這輩子也不會有什么出息了。
有一天,老師在班里興奮地宣布,將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到班上做實驗。約翰心想,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不過,約翰從同學那里了解到,這位學者是研究人才心理學的,據說他有一臺神奇的儀器,能預測出誰未來會獲得成功。約翰有點生氣,心想:這和我更沒有關系,我成績這么差,班里成績比我優秀的人太多了。想著,約翰干脆出門玩去了。
在同學們殷切的期盼中,著名學者終于來了,老師神秘地點了5個同學的名字,其中包括約翰。約翰感到十分緊張:難道自己又要受批評?來到了辦公室,那位著名的學者講話了:“孩子們,我仔細研究你們的檔案和家庭以及現在的學習情況,我認為你們5個人將來會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約翰感到一陣眩暈,以為自己聽錯了,可是,看著在場人的表情,約翰知道這是真的。原來自己并不是最差的,自己與那些成績優秀的人是一樣的,約翰的成績很快就上來了,再也沒有人說他是無可救藥了。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約翰常常與那些所謂的尖子生比較,結果,越比較越泄氣,內心的怨氣讓他開始“破罐子破摔”,他自然而然地將自己劃入“失敗者”這一行列,而這樣的結論正是在長期的比較中得出來的。
比較的根源是內心膽怯、不自信,因為不自信、缺乏勇氣,所以才想通過比較來找回自信和勇氣。可是,大多數人在比較中不僅沒能找回自信,反而變得更自卑、更膽小。其實,在比較的過程中,熱衷于玩比較游戲的人最累,他總是在焦慮著、擔心著,到最后絕望著、無奈著。事實上,只要你做好自己,拋去心中的比較思想,你一樣可以成為別人嫉妒、羨慕的對象。
上一篇:不為昨天的錯誤流淚
下一篇:不斷磨煉,才能不斷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