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只會讓我們貶值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羨慕之心。所謂羨慕,就是因喜愛別人擁有的某種長處、好處或優越條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
有比較才會有羨慕,其實擁有羨慕心理并非壞事。有時羨慕能夠讓人不做井底之蛙,能給人改變的動力。有人說,羨慕可以讓牧羊人生娃的目的不再是等他老了以后有人繼續放他的羊。如果沒有羨慕,人們因為看不到提升的空間就會喪失突破自我的欲望。這樣一來,停滯的不僅是生活水平,更是人類發展的腳步。
羨慕本身并非壞事,但如果羨慕之心得不到調節梳理,羨慕的根源“比較”就可能發展為攀比,攪亂自己的心緒,行動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
北大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講過這樣一件事: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有個2010屆的畢業生,是全系的風云人物,在功課和社會實踐方面,都是同學中的佼佼者。畢業時上半年求職時,她早早就被一家跨國企業看中,年薪過十萬,在應屆本科生中算是非常好的。可是,不久,宿舍里另外一個平日里并不出眾的女生卻找到了名氣更大的企業,年薪更高。這讓她心里很不舒服,一想就覺得心里不平衡,最后竟直接推掉了已經到手的工作,重新再找。遺憾的是,很久過去了,她都沒能找到比那個同學更好的工作,最終發展到嚴重焦慮。
這是一個典型的事例,因為羨慕影響了自己的選擇。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嚴重的:羨慕發展成攀比,攀比又發展為嫉妒,嫉妒發展成恨。任由淺層次的羨慕發展到深層次的恨,最終會破壞健康的人際關系。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優厚、人們自我要求越來越高,攀比現象也無處不在:比富的、斗愛,比工作的,等等。
比如拿大學生來說,一進校就開始比家庭背景,比拼數碼產品,隨后比誰進的社團規模大、誰在學生會最熱的部門工作;大二開始有社會實踐活動了,就比誰的實習單位好,誰結交了權貴;女生比誰的追求者多、誰男友家世更好或更省得為自己花錢;大四求職,比誰的門路廣、誰的offer多。人大新聞系的一個男生被新華社總編室錄取,同班另一男生因為嫉妒,到處造謠說他是因家中有靠山才找到這份工作的,最后因此兩人竟在宿舍大打出手。
走上社會的人呢,比誰家的裝修好、誰家車子是最新款,誰度假去哪個高檔旅游區了,等等,常常因為攀比而生出明里暗里的矛盾。
如何看待這些現象,為何羨慕會引起這么多的痛苦和矛盾?其實羨慕本身并不痛苦,而痛苦常常源于自我認知、自我期待與現實的差距。
如何去面對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呢?
首先我們應弄明白什么樣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其實,它不在于是穿耐克還是穿普通布鞋,也不在于每天是吃海鮮、比薩還是饅頭、大餅,關鍵問題是這些外在的內容是如何得到的:那就是我們的個人能力、個人素質。如果能夠把這個內容也歸納到比較資源中,你就不會只盯在別人的外在包裝上。
當然,你也許會對此說法,不屑一顧,尤其是一些年輕人會說:“現在,周圍有那么多的官二代、富二代,他們有什么個人能力呢?卻想什么有什么,怎么能讓我們的羨慕不轉化成嫉妒和恨呢!”
其實,我們應該看到,對于所謂的富二代等未步入社會的青年來說,他所擁有的每件物質包裝都沒什么可值得炫耀的,這是他父母的辛勤換來的,對于這些他只有使用權及暫時的掌握權,卻沒有穩定的控制權,因為這些東西的獲取渠道不屬于他,就算他在家中是小皇帝,這些東西也是因別人的存在而存在,會因別人控制權的消失而消失。
想要擁有穩定長久的物質生活,還得靠自己的努力和創造。真正讓我們引以為豪的應該是個人素質的建設和經驗的積累,因為只有這些東西才不會隨外在的變化而縮水,不會隨時間推移而貶值。要看到,很多人獲得的優勢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奮斗而來的,我們比較結果的時候,是否也該比較一下奮斗的過程呢?
另外,我們積極面對差距帶來的心理落差時還要記住一點,就是不僅要看到別人光鮮的一面,那些我們所羨慕的人同時也在承受著他們的不如意——不妨引用一句坊間俗語來說:“別只看賊吃肉,還要看到賊挨打。”
瑩瑩和月月是一對好朋友,兩人在雜志社工作時是關系最親密的同事。可是后來,月月嫁得一位成功的商人,瑩瑩則嫁了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兩人的生活在轉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月月有了私家車和臨湖的別墅,辭掉了工作,在家做起悠閑的全職太太。而瑩瑩呢?夫妻二人每日里朝九晚五兢兢業業,換回的不過是每月區區幾千元,要吃飯穿衣,要養孩子照顧老人,捉襟見肘的時候是常有的。
生活差距讓一對昔日閨蜜漸漸失去了共同話題。看看月月,想想自己,瑩瑩總是覺得心里怪怪的,甚至有些嫉妒,不愿再走動。
一個周末,瑩瑩邀請月月到她家小聚,瑩瑩有點猶豫但還是接受了邀請。
月月的家寬敞奢華,有專門的保姆和廚師,餐桌上擺滿各種各樣的菜肴。吃飯時,旁邊有人伺候著,說話不便;吃完飯,進入書房,兩人終于可以放松聊天了。瑩瑩對月月說,“真羨慕你,你知不知道,你是我們那時同事中過得最好的一個。”但月月并沒有反應,良久,幽幽地說:“你知不知道?我很挺羨慕你。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又這么有成績,老公很愛你,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我雖然經濟上比你富有,可錢再多,買不來快樂和充實,人能用的也就那么多。我每天待在家里,老公生意很忙,要讓他像個普通丈夫那樣陪著我是不可能的,有時候他甚至十天半月不回來,一個人守著這么大的房子,無所事事無聊至極,一天一天,每一天都是那么難挨,你說,我這樣活著和等死有什么區別?”
瑩瑩大大地驚異了。她一直羨慕著的月月竟也羨慕著她?看著原本活潑開朗的好朋友沒有以前那么快樂了,瑩瑩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從月月家回來,瑩瑩遠遠看見家里溫暖的燈光。門開處,是丈夫溫和的笑臉和遞過來的冰鎮的綠豆湯,瑩瑩感覺很溫馨幸福,在心里悄悄地告訴自己:從今天起,我不再羨慕任何人,我要用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俗話說,人生失意無南北。宮殿里也會有悲慟,瓦屋同樣也會有笑聲。只是,在平時生活中無論是別人展示的,還是我們關注的,總是風光的那一面。這就像女人的臉,出門的時候個個都涂脂抹粉,光艷靚麗,這大都是給別人看的;回到家后,還不是個個都素面朝天。每個人每天真實的生活都基本是一樣的。我們看別人的生活,就像在城外的人想進城,而一旦走進圍城,才發現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真的,我們沒有必要總是將眼光放在別人的生活上。
上一篇:標準沒有止境。
下一篇:比野心更值錢的是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