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快樂的元素
很多人都會抱怨生活缺乏樂趣,也有很多人會覺得生活很枯燥乏味,為此對于生活感到失望,怨天尤人,或者疲憊沮喪。的確,在和平的年代里,每個人都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生活中并沒有很極端的事情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也沒有特別過激的事情需要我們全力以赴去應對。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在生命的歷程中感到困惑,也常常很迷惘。實際上,生活從來不會十全十美,也不會絕對讓我們順心如意,只有不斷地努力上進,無所畏懼地勇往直前,才能排除萬難,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好。任何時候,我們都既要全力以赴地經營好人生,也要有的放矢地面對人生,才能在生命的歷程中不斷地努力上進,才能收獲更多成長。
然而,不論人生最終將會以怎樣的面貌呈現,我們要做的還是從人生的歷程中得到快樂幸福的感受。幸福是終極的追求,快樂則是生命歷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陪伴。相比起幸福,快樂更加瑣碎,如果說幸福是博大的,那么快樂則是短暫和微小的,有可能在一天的時間里就出現很多次,在人生的歷程中無數次呈現。為此,快樂不可缺少,而且隨處可見,隨時都可以感受。關鍵在于,我們要有發現快樂的眼睛和感受快樂的心靈。這樣我們在面對快樂的歷程中才會有更多的收獲。
一個樂觀積極的人,顯然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快樂;而一個消極悲觀的人,難免會被沮喪絕望的情緒所困擾,也會因此而感受到更多的困惑,迷失自己的本心。記住,生活中不是快樂太少,而是我們對于快樂的感受太過遲鈍。我們一定要擁有發現快樂的心靈,對快樂更加敏感,這樣的人生才會更加快樂。
有一個農民生活在偏僻的鄉村里,每天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挑水回家吃。用水少的日子里,他需要每天挑水一趟,用水多的日子里,他需要每天挑水兩趟。然而,漸漸地,農民挑回家里的水越來越少,他感到很納悶,因而仔細檢查了水桶,這才發現有一個水桶的底部有個小小的裂縫。原來,每次挑水過程中,水都從裂縫中滲漏出去了。妻子催促農民趕緊把水桶底部修補好,沒想到農民卻搖了搖頭,而是當即去集市上買了一包花種子,再次去挑水的時候,他在道路的一側撒滿了花種子。每次挑水回家,農民都把破桶放在有花種子的那一側,這樣一來,農民每次挑水都可以順便澆花。才過了沒幾天,花種子就冒出芽來,農民每次挑水的時候,都可以看著一路的鮮花,他的心情也高興起來,總是哼著歌兒。雖然這樣他需要挑兩次水,但是他卻不覺得累,也不覺得辛苦,而是滿心歡喜。
在這個事例中,農民的心態當然是非常好的。原本木桶有了裂縫漏水,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是對于他而言,卻沒有引起任何煩惱。因為他能夠擺正態度,端正心態,所以任由木桶漏水,而種上了一路的鮮花。這樣一來,挑水對于他而言就不是一件苦惱的事情,還可以順便賞花,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也要有和農民一樣的心態,當面對人生的坎坷和不如意的時候善于感知快樂,才能平衡自己的內心,說服自己努力地接受,直到到達欣然接受的狀態。既然哭著也是一天,笑著也是一天,我們為何不笑著度過人生的每一天呢?在生命的歷程中,既然注定了我們要面對很多的事情,那么就不要逃避,而要樂觀積極地接納和面對,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才能有的放矢地面對人生。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除了要有一顆善于感受快樂的心靈之外,還要能夠創造快樂。快樂是可以被發現的,也是可以被創造的。當生活中始終陽光明媚,充滿快樂,我們整個人都會感到身心愉悅和放松,也會因此而進入更好的人生狀態,感受更加美妙的人生意境。
快樂不僅有助于人們享受生活,也有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總是郁郁寡歡,負面情緒就會在不知不覺間侵害他的身體健康。相反,一個人如果總是非常快樂,充滿積極樂觀的情緒,那么他的身體就會非常健康,他也能夠從快樂的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希望,獲得更多成功的可能性和創造更多人生的好機會。
上一篇:生存能力重于做事能力。
下一篇:生病總不好,也跟“心情”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