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個叫樂羊子的人,他告別妻子到外地求學,但求學的清苦,使他感到很乏味。他在書塾待了一年后,終于決定棄學返鄉。
當樂羊子進家門時,妻子的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轉而略帶詫異,當她看到樂羊子那沉甸甸的行裝時,妻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她似乎猜到了什么。
妻子沒說什么,只是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織布機邊,將織布機上還沒有織完的一匹布剪了。樂羊子大叫起來,真是太可惜了!這是一塊圖案精美的花布,只差一點兒就要完工了。
“這本是一塊快要完工的布,但我剪斷了它,它便成了一塊廢布。”妻子說,“求學也是一樣,若能堅持到底,你就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但若不能堅持,你就會前功盡棄,如同這塊廢布一塊,成為一個毫無用處的人。”
樂羊子低頭不語,他感到非常羞愧。后來,樂羊子提起行裝,決心回到書塾去完成自己的學業。
樂羊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事要有始有終,絕不能半途而廢。一旦認準了一個目標,就要咬緊牙關,勇往直前,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直到抵達勝利的彼岸。
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強,興趣愛好也很廣泛,但他們缺乏自制力和耐性,做事不能夠專心致志,常常半途而廢。所以,在現代家庭教育中,媽媽們必須制定做事要有始有終的家規,讓孩子們在這種家規下茁壯成長。
小希是一個興趣非常廣泛的小男孩兒,他什么都想干,但是卻經常是這件事情沒干完又去干下一件事,結果一件事情也沒有干好。
周末,小表妹玲玲來小希家玩,和小希比賽搭積木,看誰搭得又快又高。小表妹有條不紊地將積木一塊一塊地往上搭,倒了就重來,積木搭得越來越高。可小希哪有這個耐心,一會兒他就覺得不耐煩了。最后,小希羨慕地看著小表妹搭的“高樓”,只能唉聲嘆氣。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媽媽發現小希做事有些盲目,缺乏目的性和針對性,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為了幫助他改掉這個壞毛病,媽媽決定建立一個小規矩。
媽媽將小希叫到跟前說:“小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終,不然,你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
以前,小希玩完了玩具從來都不收拾,現在,在家規的約束下,他必須在睡覺前將自己的玩具收拾好,然后再到洗手間洗臉、洗腳。
剛開始,小希還有些不適應,他總朝媽媽撒嬌、耍賴,希望媽媽幫自己收拾玩具,可媽媽卻嚴守家規,絲毫也不為所動。沒有辦法,小希只好耐著性子收拾玩具,在媽媽的強烈要求下,他把玩具整整齊齊地放到一個盒子里。
一個月過去了,小希也慢慢地養成了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我們都知道,孩子做事如果總是半途而廢,內心就很難有成就感,長此以往,勢必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危害,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所以,身為母親,我們要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要求并督促孩子將每一件事情做完。而具體做法,可參照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身邊小事讓孩子養成做事堅持的習慣。
在平時的生活中,媽媽們可以讓孩子自己疊自己的被子,自己收拾自己的臥室,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如果孩子中途不愿意做了,這時媽媽們千萬不能心軟,一定要督促孩子,讓孩子用心完成這些小事。
2.引導孩子獨立活動。
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媽媽們不必急著去幫忙,而應該“先等一會兒”,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當孩子獨立戰勝了困難,解決了問題,就會獲得一種成就感。
3.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
沒有目標,哪來的勁頭?孩子心中有了目標,就會有了方向。所以,媽媽們應該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讓孩子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
此外,媽媽們還可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參觀烈士紀念館、閱讀書籍等方式,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品質。
伏爾泰曾經說過:“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任何人成功之前,都會遭遇很多挫折,甚至是失敗,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成功總有一天會降臨在我們身上。
上一篇:幫助孩子改掉拖拉的壞習慣
下一篇:讓孩子遠離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