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勇氣和膽量
那是在600多年前,教皇把一個名叫威廉的神學領域異端分子關進了監獄。目的是,不讓他的思想得到傳播,但是,威廉居然逃跑了,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敵,也就是德國的路易皇帝。
威廉對路易說:“你用劍來保衛我,我用筆來保衛你?!?/p>
威廉寫下的大量著作都影響不大,但是,他的一句格言卻享有盛名,這句格言只有8個字:“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其含義是:只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干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依據這一格言一律取消。這一似乎偏激獨斷的思維方式,被稱為“奧卡姆剃刀”
600多年以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磨礪著這把“剃刀”,使之日見鋒利,終于成為科學思維的出發點之一。凡使用過這把“剃刀”的科學家無不成果輝煌。
日心說是如何取代地心說的?
難道400多年前的哥白尼看到地球繞太陽運行了嗎?當然不是!他只是覺得地心說太復雜了:有80個圓球整天在地球的周圍繞來繞去,既不和諧,也不美麗,創造宇宙的上帝不會這么笨。
于是,哥白尼使用“奧卡姆剃刀”,把那些多余的圓都剃掉了,并創造出了一個他假想出的“哥白尼宇宙”:
地球是自轉的,并繞著太陽公轉。它是那樣的瀟灑、漂亮、簡單。
哥白尼堅定地相信:大自然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他一刀“剃”出了近代科學的開端。牛頓也是在苦苦尋覓這把“剃刀”的時候,才在蘋果樹下睡著的,一個蘋果把他砸醒了,他的“剃刀”也就找到了。
牛頓一刀砍掉了他原先走過的、準備過的、思索過的全部過程,只留下了“一個蘋果落到地上”這樣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并以此作為科學推動的初始點。
于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以后的科學家都沿著“奧卡姆剃刀”剃出的這條思維之路前進著。
他們的共同點是:每一個人都解決過最復雜的問題,但是,他們都是首先使用“奧卡姆剃刀”將復雜的對象“剃”成最簡單的對象,然后再著手解決問題。
歷史顯示,無數科學家都因為沒有勇氣和能力使用“奧卡姆剃刀”,而與“天才”的輝煌稱號失之交臂。英國物理學家胡克比牛頓更早提出了引力觀念,但是,他缺乏牛頓那橫絕一世的數學天才。
在胡克那里,引力是模糊的,是無法證明的。而牛頓使引力成為可以證明的數學公式,成為可以把握的簡單的數,成為“唯一”卻又“普適”的定律。
此后的200多年,沒有人敢對牛頓再一次使用他使用過的“奧卡姆剃刀”。無數的物理學家只敢在牛頓的基礎上“增加”,在他定律的細節上“補充”。
在愛因斯坦之前,物理學家彭家勒、洛倫茲已經接近相對論的成果,就是因為他們不敢給牛頓“剃頭”,才使物理學的最偉大的變革時代沒能在他們的手里誕生。
只有愛因斯坦,他勇敢地舉起了“剃刀”,剃掉了那些長在牛頓“頭上”的“荒草”,并開墾出現代物理學的廣闊天地。
幾百年來,“奧卡姆剃刀”被科學家們磨礪得越來越快,它給科學家們帶來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使用它的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勇氣和膽量。
上一篇:要有不屈的精神
下一篇:要有宏闊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