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海納百川,是因為大海在低洼處,所以,不管是江河湖泊,還是清淺的溪流,都會歡快地唱著歌兒,朝著大海的方向奔去,以融入大海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試想一下,如果大海在高處,而且不能以寬容的胸懷包容一切,那么大海還能這么遼闊嗎?當然不能,說不定還會有干涸的危險呢!
做人,心也應該和大海一樣,放到低處,這樣才能容納更多的東西,變得遼闊。常言道,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局限我們發展的不是外部的客觀環境和條件,而是我們的心。為此,我們一定要讓心更加開闊,這樣才能讓人生也擁有遼闊高遠的空間,獲得長足的發展。若一個人心眼像針尖一樣小,那么,哪怕遭遇很小的事情也會卡住,根本無法獲得成長。
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習慣了全家人都圍繞著自己轉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錯誤的認知,誤以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就是世界的焦點。殊不知,世界很大,一旦走出家庭,孩子再也不會得到這樣的關注與矚目。與其等到進入社會再覺得各種不適應,不如從現在開始就擺正心態,意識到自己并非不可或缺,也不是所有人的靈魂。這樣,在與人相處時,才能避免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更加真誠地接納和包容他人,讓自己的胸懷越來越博大,讓心中的世界變得更加遼闊。
杰米是一個很優秀的孩子,他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在班級里都名列前茅,為此他也始終能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賞識。但是,杰米并沒有因此而驕傲,他總是很謙虛,對待老師畢恭畢敬,對待前來請教問題的同學也非常有耐心。每年到了期末,杰米都是三好學生,也是優秀少先隊員。
有一次,杰米過生日,邀請了幾個特別要好的同學來家里做客。好朋友馬丁在杰米的書桌上看到三個字:“我第三。”馬丁忍不住笑起來,說:“杰米,你要是第三,咱們班級里就沒有第一、第二了。你明明每次都得第一,為此非要說自己是第三呢?”杰米向著馬丁解釋:“媽媽告訴我說,一個人不要總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否則就會退步,還會摔跟頭。無所不能的上帝永遠是第一,而很多人都比我更優秀,他們并列排名第二。這樣一來,我只能排在第三了。”聽了杰米的話,馬丁陷入沉思,良久才說:“杰米,難怪你能始終都穩坐第一的寶座呢,就是因為你把自己排在第三名,所以你很謙虛,很好學,知道學無止境,也總是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原來,這就是你進步的秘密啊!我也要向你學習,把自己永遠排在第三,從而謙虛進取,保持進步。”
若一個男孩覺得自己天下第一,他一定會因為驕傲和狂妄自大而摔得鼻青臉腫,根本無法獲得進步,也不會取得優秀的成績。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既要羨慕那些比我們強的人,也要多多向他們學習,這樣才能如同海綿吸水一般吸收各種知識,才能在成長之中保持進步的姿態。
要想讓自己成為大海,就把自己放到低處吧,這樣才能吸引涓涓細流的匯入,才能讓自己的力量不斷地增強。如果驕傲和自滿,對于外界的一切都不愿意學習,而是帶著排斥和抗拒的態度拒絕,則只會讓自己漸漸干涸。當然,博大的胸懷并非生而有之,在成長的過程中,男孩一定要多多歷練自己,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容友善,胸懷越來越開闊。例如,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要多多為他人著想,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要只顧著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去思考,否則必然變得自私自利,也就失去了好人緣。從人際交往的角度而言,若男孩主動反思自身,真誠地對他人表達歉意,也就彰顯出男孩寬容的氣度,為此他人也會投桃報李,主動反思自己的錯誤,而不是一味地把責任推卸到男孩身上。這就是人的互惠心理。
若男孩擁有寬廣的胸懷,他們就不會凡事斤斤計較,動輒怒火中燒。相反,他們會調整好心態,調理好情緒,這樣一來,就能保持愉悅和平靜的心態,堅持進行理性思考。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憤怒會使人的智商瞬間降低,為此,只有保持平靜和理性,男孩才能想出更加合理的辦法解決問題,從而避免歇斯底里帶來的一系列煩惱和不知所措。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立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觀念,也有自己的考量。在人際交往中,不同的人之間很容易發生分歧和爭執,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持和平,保持良好的溝通氛圍,心胸寬廣的男孩就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要理解和體諒他人的苦衷,這樣才能把話說到他人的心里去,才能在成長過程中擁有好人緣,收獲更多的幸福與快樂。
上一篇:心中沒有父母權威的孩子
下一篇:性格內向孩子的成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