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罵孩子,柔軟的話語更有力量
每個孩子都不是圣賢,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一些習性也會表現出來,首先我們要分清哪些是習性,哪些是身心發育的正常表現。比如孩子好動,遇到東西便敲打,玩弄,甚至撕紙,撕東西,這都是孩子好動的表現。如果橫加壓制,他充盛的精力無處發泄,很容易發展成為疾病。不好的習性是什么呢?比如罵人、說謊、發饞發懶。面對孩子的這些習性,就要管束。管束的方法,最忌諱的是打罵相加。具有攻擊性、打擊性的語言就像刀子。說實話,你挖苦孩子一頓,還不如打他一巴掌。“你笨吧,你都笨死了。”“你缺心眼呀,弱智呀,做事情就不過腦子呀。”等等。我們沒有權利講這樣的話。你可以瞪他一眼,讓他知錯,讓他知道這個習性是不好的。我們小的時候做錯了,媽媽瞪一眼我們知不知道?比起打罵來,往往柔軟的話語更有力量。
如果錯誤很嚴重,而且他根本沒有當回事,不妨打他一次。如果這個錯誤孩子總犯,你就要下番功夫了,從各方面了解一下,原因到底出在哪里?他明知故犯,很可能是你太嚴格了,沒有給他自由表達想法的空間。我們錯誤的對待方式造成了孩子的叛逆。
上一篇:不幸福的原因,是不接受有缺點的自己
下一篇:不要把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弄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