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和盤托出自己是不聰明的做法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會時不時遇到對方征詢自己的見解或者希望了解自己信息的情況。對于這種類的問題,聰明的女人該如何作答呢?一般來說,不論對方的目的是窺探你的隱私還是真心尋求你的建議,都不要把自己和盤托出。
對待探人隱私者,最好的法子是答非所問。小玲在單位就遇到過這樣的人。
同事問她:“誰是你晉級的后臺?”
她說:“托你的福啦。”
同事問:“你獎金多少?”
她回答說:“不比別人多。”
小玲面對意圖窺探自己隱私的人時,她的做法是對于對方的提問不是不答,但答非所問。這樣的話,既不會得罪對方,又不會讓對方得逞。俗話說,“逢人只說三分話”,正是如此。
而如果并不是對方有意窺探隱私,那么你說話也需要根據談話對象來決定。
對方若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暢所欲言,以快一時。若彼此關系淺薄,你與之深談,會顯出你沒有修養;你說的話,是屬于對方的,你不是他的諍友,忠言逆耳,顯出你冒昧。所以逢人只說三分話,不是不要說,而是不必說,不該說與事無不可對人言并沒有沖突。事無不可對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須盡情向別人宣布。
另外,如果別人就某些問題尋求你的意見,你也大可不必把自己的看法和盤托出。
人在滿懷喜悅或滿腔憂愁的時候,總是會想找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宣泄一下。人們可以在傾訴中抒發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在傾訴中整理自己的思緒,審視自己的行為。通常人們需要一個安靜、理智的傾訴對象,需要同情和沉穩的目光。如果人們的傾訴被一次次地打斷,那么他的傾訴心理就得不到滿足。美國的女企業家瑪麗·幾·阿什曾說:這種藝術的首要原則,就是你全神貫注地聽取對方的談話內容;其次,當別人請教你的時候,你最好的回答就是:你看怎么辦?
有一次,公司里的一位美容師來向瑪麗傾訴自己婚姻的不幸,并問她,自己是否應提出離婚。瑪麗并不熟悉她的家庭,不可能為她拿主意,只好每次在美容師問她的時候,反問一遍“你看應該怎么辦?”她每問一次,美容師就認真地考慮一下,然后說出自己應該如何如何。
第二天,瑪麗就收到了美容師的鮮花和感謝信。一年以后,瑪麗又收到了她的信,說他們的婚姻已十分美滿,感謝瑪麗為他們出的好主意。事實上瑪麗什么主意也沒有出,只是以足夠的耐心和沉靜的態度感染了當事者,讓她能夠從非理智的情境轉換到理智情境,像思考別人的事那樣思考自己的事,從而尋找出適合于她自己的解決方法。
瑪麗的做法其實就是對于自己不了解或者不該發表意見的問題,抱一種聆聽的態度,而不是一味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時,對方向你傾訴的目的并非尋求你的建議,而是希望有一個傾訴的對象。這種情況下,也依然要奉行只說三分話,不把自己和盤托出的原則。
不要一下子就把心掏出來,因為人性復雜,你若一下子就把心掏出來給對方,用心和他交往,那么就有可能受傷。
把心掏出來,這代表你的真誠和熱情,但是你把心掏出來,他也把心掏出來的人不太多,而且也有掏的是假心的人。若這種人又別有居心,剛好利用了你的弱點,好比薄情郎對癡情女一般,那么你的日子就不好過了。而會玩手段的人,更可以因此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中。
社會復雜,不要輕易把自己和盤托出。三思而言,才能避免禍從口出。
上一篇:同事是不能“親密接觸”的朋友
下一篇:在人生的黃金期,打造白金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