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而今 【本書體例】
薛漁思
薛漁思,約為唐文宗(827——840)時人。生平不詳。有傳奇小說集《河東記》三卷?!犊S讀書志》入子部小說家,曰:“亦記譎怪事。序云:‘續牛僧儒之書?!钡珒伞短茣返染摧d錄。是書不傳?!短綇V記》錄有佚文?!督C珠集》、《說郛》輯有殘本。
唐汴州西有板橋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從來,寡居,年三十余,無男女,亦無親屬。有舍數間,以鬻餐為業,然而家甚富貴,多有驢畜。往來公私車乘,有不逮者,輒賤其估以濟之。人皆謂之有道,故遠近行旅多歸之。
元和中,許州客趙季和,將詣東都,過是宿焉??陀邢戎琳吡呷?,皆據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處一榻,榻鄰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給諸客甚厚。夜深致酒,與諸客會飲極歡。季和素不飲酒,亦預言笑。至二更許,諸客醉倦,各就寢。三娘子歸室,閉關息燭。人皆熟睡,獨季和轉展不寐。隔壁聞三娘子悉窣若動物之聲。偶于隙中窺之,即見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燭挑明之。后于巾箱中,取一付耒耜,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xùn迅)之,二物便行走。木人則牽牛駕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來去數出。又于箱中取出一裹蕎麥子,受于木人種之。須臾生,花發麥熟。令木人收割持踐,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碨(wèi為)成面訖,卻收木人子于箱中,即取面作燒餅數枚。有頃雞鳴,諸客欲發,三娘子先起點燈,置新作燒餅于食床上,與客點心。季和心動遽辭,開門而去,即潛于戶外窺之。乃見諸客圍床食燒餅,未盡,忽一時踣(bó)地,作驢鳴,須臾,皆變驢矣。三娘子盡驅入店后,而盡沒其貨財。季和亦不告于人,私有慕其術者。
后月余日,季和自東都回,將至板橋店,預作蕎麥燒餅,大小如前。既至,復寓宿焉,三娘子歡悅如初。其夕更無他客,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問所欲。季和曰:“明晨發,請隨事點心。”三娘子曰:“此事無疑,但請穩睡?!卑胍购螅竞透Q見之,一依前所為。天明,三娘子具盤食,果實燒餅數枚于盤中訖,更取他物。季和乘間走下,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彼不知覺也。季和將發,就食,謂三娘子曰:“適會某自有燒餅,請撤去主人者,留待他賓。”即取己者食之。方飲次,三娘子送茶出來。季和曰:“請主人嘗客一片燒餅?!蹦藪渍撸c啖(dàn旦)之。才入口,三娘子據地作驢聲,即立變為驢,甚壯健。季和即乘之發,兼盡收木人木牛子等,然不得其術,試之不成。季和乘策所變驢,周游他處,未嘗阻失,日行百里。
后四年,乘入關,至華岳廟東五六里,路旁忽見一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橋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驢謂季和曰:“彼雖有過,然遭君亦甚矣!可憐許,請從此放之?!崩先四藦捏H口鼻邊,以兩手擘開,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復舊身。向老人拜訖,走去。更不知所之。
(選自《太平廣記》)
唐朝時汴州的西面,有一座板橋店。女店主三娘子,不知從什么地方遷來,一個人居住,三十多歲,沒有子女,也沒有親屬。有幾間房屋,靠賣飯食為業,但家里相當有錢,養了很多驢。過往的公私車輛,有盤纏不充裕的,就減收飯宿費來幫助他們。人都說她講道義,所以遠近的旅客大都愿意到她家住宿。
元和年間,許州客人趙季和,要上汴州去,途經此地,住在這個店里。先來的客人有六七個,占滿了方便的床位。趙季和后到,住了最里邊的床,緊挨著店主住屋的墻壁。過一會兒,三娘子供給客人飯食,非常豐盛。夜深時端上酒,與各位客人痛飲,十分歡暢。趙季和從來不飲酒,也參與談笑。到二更左右,客人都困醉、疲乏了,各自上床睡覺。三娘子回到自己的住屋,插上門,熄了燈。人們都熟睡了,惟獨趙季和翻來復去睡不著。隔墻聽到三娘子室內悉悉率窣地,就像動物發出細碎的摩擦聲,偶然從墻縫中一瞧,看見三娘子朝著帶蓋的器皿下面,拿出蠟燭挑亮它。然后從小箱子里取出一付犁杖,連同一頭木牛,一個木偶人,都六七寸那樣大。放在爐灶前,含口水一噴,它們便走動起來。木人趕著牛扶著犁杖,就耕床前的一席之地,來回數趟。又從箱子中取出一包蕎麥子,遞給木人種。轉瞬間長出來,花開麥熟。讓木人收割,再拿著用腳踏,收得七八升。又安置一臺小磨,磨成了面粉。把木人收入箱中,便取面作了些燒餅。一會兒雞叫了,各位客人要出發,三娘子先起來點燈,把新做的燒餅擺在餐桌上,給客人當早點。趙季和心直跳,急忙告辭,開門走出去,就暗地在窗外偷看。只見各位客人圍著餐桌吃燒餅,還沒有吃完,忽然一下子仆倒在地上,發出驢叫聲,轉瞬間都變成了驢。三娘子全趕入客店后院,沒收了他們所有的財產貨物。趙季和也沒告訴別人,內心里真有些羨慕這種法術。
此后一個多月,趙季和從汴州返回,將到板橋店,預先作了蕎麥燒餅,大小和以前他在三娘子店中的一樣。到達后,又住在那里,三娘子像上次時一樣高興。當晚又沒有其它客人,主人招待得更加豐盛。夜深時,殷勤地問他需要什么。趙季和說:“明天早晨走,請隨便作些早點。”三娘子說:“這當然了,請只管好好睡覺。”半夜以后,趙季和暗中察看,她依然像上次那樣做。天亮了,三娘子準備盤子、食物,果然在盤中擺一些燒餅,完了又去取其它東西。趙季和趁機走過來,用自己先預備的換了一個,她沒有發現。趙季和將要上路,先用餐,對三娘子說:“碰巧我自己有燒餅,請撤下主人的,留著款待別的客人吧。”就拿出自己的來吃。正吃的時候,三娘子出來送茶。趙季和說:“請主人嘗嘗我的一片燒餅。”于是挑所換的那個給她吃。剛一入口,三娘子就伏在地上發出驢叫聲,立即變成了驢,特別健壯。趙季和便騎著它出發,并收取了木人木牛等物,但沒得到那種法術,試驗未成功。趙季和驅遣著三娘子所變的驢,周游其它地方,不曾有什么阻礙,也沒什么閃失,日行百里。
此后四年,騎著驢進關,到華岳廟東邊五六里處,忽然見到路旁有一位老人,拍手大笑說:“板橋三娘子,怎么變成這個形狀了?”順手拉住驢對趙季和說:“她雖然有過錯,但你也夠厲害了,可憐可憐,請從此把她放了?!崩先司陀脙墒职洋H的口鼻之間掰開,三娘子從皮里跳了出來,恢復為舊時模樣。她向老人拜謝完畢,走開了,再不知去往哪里。
古代小說中關于“賊店”的描寫屢見不鮮,如《水滸》里孫二娘在十字坡所開的即是;薛漁思《板橋三娘子》,可謂這類小說的先聲。
本篇塑造了一個貌似善良熱情,實際上卻奸詐惡毒的女性人物形象——三娘子。她表面待人溫厚,“往來公私車乘,有不逮者,輒賤其估以濟之”,所以“人皆謂之有道,遠近行旅多歸之”。她慷慨熱情,”供給諸客甚厚”。然而,卻一貫暗用詭計,通過特制的燒餅把客人變成驢,“驅入店后”畜養起來,并“盡沒其貨財”。但是,她害人的秘密終究被一位客商發現了,這位客商“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她的燒餅把她也變成為驢。值得提出的是,唐傳奇中女性的形象一般都善良可親,多令人贊美或同情,如李娃、龍女等。本篇中的女性卻表里不一,暗中害人。這一人物形象的意義有二:一是提醒著善良的人們“防人之心不可無,”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有口言善而身行惡的敗類;二是警告為非作歹之徒,不論耍弄什么花招,到頭來都難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
本傳奇在情節的安排上自有特點。即奇譎而平實。比如說木人木牛和蕎麥一節,看似“作意好奇”,實際上完全吻合蕎麥的種植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令人想到今天人們搞的遺傳工程來。再比如先寫三娘子家“多有驢畜”,后來再寫她把人變成驢。這樣預先鋪墊,給奇譎的情節也增添了平實之感。
最后說明一點,本篇結尾說三娘子“更不知所之”,造成懸念,是意味深長的。三娘子到底去了哪里,這并不緊要。關鍵在于她從此是改惡從善了,抑或是繼續為害呢?或許她經過親身做驢的一番改造,而棄舊圖新;但也可能總結了經驗,以更加陰險的手段在新的地方繼續害人。這一層作者不予點明,更使讀者感到必須時時處處提高警惕!
上一篇:楊逢春
下一篇:枕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