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看著兒子轉過街角,我才收回目光。
兒子今年初四,背上的書包沉甸甸的。他低著頭,上身微微前傾,甩開胳膊,走得很急。有時,我會陪著他走一段路。到了路口,他說:“媽媽,你回去吧!”然后,大步流星急匆匆往前趕。我知道他的腦子里可能塞滿了反感的數學題,寫得不很滿意的作文,有趣的化學實驗,或者早已站在教室門口嚴厲的班主任,趣味相投的幾個哥們,鄰桌秀氣的女孩子等等。
但,就是沒有我。
所以,他一次也沒有回頭,不會知道我站在路口,一直看著他,看著他的身影在晨光里漸行漸遠,成為一個小小的點,終于融入來來往往的行人中。當然,他更不會知道,不陪他走的每個早晨,我都站在窗前,目送他轉過樓角。
小時候不是這樣的。幼兒園就在家門前,早晨,我站在窗前目送兒子。100米多的距離,小人兒一會兒用腳和石子做游戲,一會兒蹲下來問候路上忙碌奔走的螞蟻,不知何時手上又多了一根樹枝揮舞。不論做什么,我都像一塊磁鐵吸引著,他經常抬起頭來看看我,有時和我笑笑,和媽媽目光相會,他一定十分快樂開心。
小學也在小區內,我仍然每天站在陽臺上目送兒子。這時螞蟻、樹枝已經牽絆不住他的腳步,他總是蹦蹦跳跳很快就跑遠了,只偶爾匆匆回頭看一眼陽臺上的我。
四年級時,他參加了一個夏令營,要到青島兩天。那是兒子第一次離開我,雖然知道老師們會安排好一切,但還是放心不下,急匆匆趕去火車站送他。他站在隊伍中間,正手舞足蹈興奮地和小伙伴說話,突然扭頭看見我,臉上的表情一時復雜古怪。我的突然出現讓他很意外,而我是唯一來送行的家長,他或許也有幾份不悅和尷尬。
那一刻,我驀然知道,兒子對我的依戀,已如長長的蛛絲,愈拉愈細,終至不見。
跑著跑著,不知不覺兒子就比我高了一大截。進入青春期,沒有孩子不反感媽媽的嘮叨與細致。有時看到他微皺的眉頭,心中便升起一絲無奈與無趣。我讀得懂他目光中的無謂與不耐,他讀不懂我目光中的焦慮與愛護。
但是,我不著急,對母愛的理解,就像成長,需要漫漫長期的過程。
在那個偏僻的小山村,從五年級起,我就去八里外的鄰村上學。然后,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每次離家,媽媽也都是站在門前目送我,有時回來晚了,總是看到她在黃昏里等待的身影。那時,自己也不會過多關注媽媽目光中的焦急與疼愛,青春的精彩與風雨,已經填滿年輕的心。就像兒子現在,前方有他的友情、愛情和外面精彩的世界,他忙著趕路,不知道回頭。
孩子的生命都是媽媽賦予,而我能來世間,更要感謝媽媽的努力。之前已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媽媽還是希望再有一個女兒,當時已經計劃生育,但媽媽執意不肯把我“計劃掉”,誠心感動了上天,她終于又有了一個女兒。
而我這個“貼身小棉襖”并不讓媽媽省心,三歲前瘦弱多病,整天啼哭不止。三年間,媽媽抱著我跑遍了整個縣大大小小的醫院診所,崎嶇的山路上,數不清多少次,已不很年輕的媽媽抱著我疲憊前行,出去一次,總是累得胳膊疼好幾天。最后是一位鄉村老太太用青蛙的土方治好了我的病,為此,我一直對青蛙心存感激。
貧瘠年代,作為五個孩子的母親,媽媽的艱辛可想而知。她十分疼愛每個孩子,對我這個“貼身小棉襖”更是寵愛有加,用她的勤勞能干給我們撐起一片雖不富足但溫馨幸福的天空,讓我從小就能自由地、盡情地沉浸在自己喜歡的書本中。
我一向成績優異穩定,但第一次高考卻莫名其妙發揮失利。看完成績,我在同學面前痛哭一場。回到家,一看我臉色媽媽就知道了結果,她原本充滿期待的雙眼倏然暗淡,意料之外的結局肯定也讓她很受打擊,但我臉上的淚痕讓她馬上心疼不已。“不要緊,我們明年再考。”我一言不發往外走,媽媽憂慮的目光一直緊緊伴隨,喚著我的乳名反復叮囑:“別太難過,你別哭傷了身子。”我強忍眼淚不敢回頭。到了自己學習的空房子里,插上門,一個人默默咀嚼失敗的痛苦。
幾年之后,我才從鄰居口中得知,那天媽媽不放心,在房門前悄悄看著聽著,坐立不安,整整陪了我一下午整晚上,不敢離開半步。夏夜的鄉村,蚊蟲成群,下半夜冰涼的寒露,如此漫長的時間,媽媽是如何擔憂心焦?但她知道那時不能打擾我,只一個人坐在樹下,擔憂著,心疼著,用深深的愛,默默陪著她的孩子一起面對生活的風雨。
第一次開始認真閱讀媽媽的目光是在大學。
那時是長發,手不靈巧的我辮子總扎得歪歪扭扭。媽媽經常要求為我扎辮子,我就遺傳于她的手笨,所以總是毫不猶豫拒絕。一次偶然回頭,看見媽媽默默坐著,眼中滿是失望落寞,驀然明白媽媽其實是借此與我親近。雖然她扎得比我還差,以后也常常主動依偎在懷里讓她為我扎辮子。每次她都十分高興,笨手笨腳卻仔仔細細扎得很認真。
讀懂了媽媽的目光,一個孩子才算真正長大吧!前行的腳步也才會更加堅定有力。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她真真正正無私無求地關愛著你,快樂著你的快樂,痛苦著你的痛苦。為你,她無私奉獻出一切。不論多么遙遠,她的目光會穿越千山萬水,時時刻刻關注著你,因此,你永遠不會孤單。不論多大,在她面前,你都可以是個任性的孩子。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忙忙碌碌,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每次離家,看著門前媽媽愈漸蒼老的身影,她依依不舍的目光,總是忍不住心酸,一次次回頭。
相隔不論多遠,孩子總是媽媽目光的終點。天冷了,她擔憂著我和兒子是不是感冒了;有了新鮮水果蔬菜,希望我們能及時回去拿點。“你和孩子最近都好嗎?”我說都好。“都好我就放心了。”電話里也能感覺到媽媽的釋然。但她依然整天牽掛著我們,哪個孩子經濟緊張了,哪個工作不順心了,整天琢磨來牽掛去。我說:“我們的事情你也不懂,你就別操心了。照顧好你身體就行。”媽媽自己也無可奈何:“知道自己幫不上忙,但就是放心不下你們啊!”
媽媽能做的就是十分虔誠地在菩薩面前為孩子們祈禱,據她所說,她的祈禱特別靈驗,菩薩每次告訴她的結果都十分可信。我們笑笑,不置可否。但遇到一些大事情,如工作調動孩子考學等大事,也會告訴她。媽媽總說:“心誠則靈,我為你們上香求求菩薩。”我們從不主動問結果,我們更信的,是媽媽一顆真正牽掛孩子為孩子真誠祈禱的心。
媽媽省吃儉用慣了,帶回東西,她都替我們心疼錢。“買這個干什么,花那么多錢。”“再別買那個,我不喜歡吃。”一邊拿東西,她就在一邊不停地絮絮叨叨。帶回的東西平時不舍得吃,放在冰箱里等我們回去。端上來,硬塞在手里,然后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們。我咬一口,說:“好吃,真好吃!”媽媽就高興得滿臉笑容,目光慈愛如四月陽光的溫暖。
媽媽年齡大了,各種病困擾不斷。去年她胃不好,姨姨是胃癌去世的,我們很緊張,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結果是慢性胃炎,都松了一口氣。媽媽卻一直神態很輕松:“真是那個病也不怕,你們現在都生活得很好,我去也可以放心地去了。在那邊,我也會天天看著你們的。”我一時淚濕,趕緊扭過頭不讓她看見。
是的,我的兒子,他將來有一天,肯定會明白。每個孩子最終也都會明白,不論多遠,媽媽的目光,都是溫暖的陽光,永遠照耀在孩子身上,即使她在天堂。
上一篇:《歷史散文芻議》楊聞宇散文賞析
下一篇:《慢里乾坤大》吳昕孺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