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哭過,也笑過。哭,是為生病的父親,那是悲傷的哭。我也笑過,為進步的自己,為作文進步的孩子們,那是喜悅的、欣慰的笑。
要過年了,為犒勞辛苦一年的家人,我也得去買點年貨了。說是年貨,大部分昨天已經購買了。還缺點蔬菜啥的呢?再去買唄,又不缺買蔬菜的幾個錢。
日落黃昏后,我和先生在家附近的大市場買菜。
買完菜,我提著幾大袋子蔬菜,站在一個三岔路口等返回去買蓮藕的先生。三岔路口一條通向主干道的大街,一條通向廠部的住宅小區,另一條通向菜市場的大門口。這條三岔路口,人來人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老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出動了。
新年伊始,人們都在匆匆忙忙地購買新年的物品,準備過年了。為什么要過年呢?過年有啥意思嘛!感覺自己年齡越大,越不稀罕過年。為了過年,人人都在忙碌著。喜歡安靜的我,發現這些年的繁忙,都是人自找的。為了合家歡樂,為了家人團聚,為了慶祝一年的繁忙,就不乏過年時再忙點、再累點、再吵點。反正,一年四季那么長的日子,也忙了,還在乎過年幾天的勞累和繁忙?
我站在路口,在忙碌的人群中,發現有人笑、有人哭。他們笑的感覺和哭的心情,截然不同。
我是先看到有人在笑。一個年輕漂亮的女生,身邊依偎著一個胖胖的男生,男生給女生剝了一根香蕉。喂進嘴里。那女生吃香蕉的時候,臉上掛著甜蜜幸福的笑容。接著,男生張開嘴巴接住女生塞進來的奶糖,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了。過了一會兒,走來一個八九十歲的老奶奶,駝著背抱著一件暗紅色有著規律花紋的棉襖,臉上的笑容是滿足的。從路口走過的人,大多數臉上都是有笑容的。也許他們手里并不缺過年需要的花銷。拿著辛苦賺來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衣物和食物,過一個滿意的春節。
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藍圖在過生活。這是順境的生活,偶爾,也有逆境的日子降臨到身邊。
生活的每一天,笑和哭,都是相依相伴的。有笑就有哭,有喜就有悲。
于是,我就想起有人哭了的事情。昨晚,樓下的鄰居家發生的一幕,至今難忘。昨夜,我們買東西回來很晚。看見一樓的老大爺站在院子里,什么都沒有說。他用雙手捧著鼻子,借助隱隱約約的燈光,我看見他的鼻子在流血。地上,有四灘新鮮的血跡。他在院子站了大概有一會兒了吧!就在我還沒有走近老爺子身邊時,他兒子從一樓的家里走出來,站在他身邊,“啪啪啪”幾巴掌照著他的臉打去。兒子一邊打一邊說:“你跑啊,我叫你跑啊。”這時,他們家里傳來一陣哈哈的笑聲,夾雜著電視機里的聲音。仔細一聽,發覺是老爺子十歲左右的孫子,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大笑不止。老爺子氣得發抖,咬著牙齒說:“這就是我養的兒子呀!”然后,他兒子轉身進屋去了。老爺子從我身邊走過時,我看見他的半邊臉腫了,鼻子在流血。他每走一步,地上就會落下幾滴血,眼淚一把一把的落下。但擦肩而過的那一刻,我卻沒有聽到老爺子的抽泣聲。他的哭泣,只有眼淚,沒有聲音。也許,我們還沒有回來時,站在院子里的他,對著自己客廳的窗戶,已經在流淚了。我不知道他為什么流淚。我也不知道他兒子為什么打他。我只知道他兒子和我們有過兩次交道,看樣子人還不錯,挺熱心的一個男人。我還知道老爺子的老婆好像有病,很嚴重的那種狀態。
我們在這個小區住好久了,和他們老兩口經常在小區門口以及樓下的花壇邊相遇。我從來沒有聽見過她說話,也沒有看見過她的笑容。每次出門遇見時,我都留意到她胸前掛著一個袋子,袋子上拴著一把鑰匙。有一次,我看見老爺子帶著她回來時,手里提著一大袋子藥品。她好像患了老年癡呆癥,看人眼睛都不眨一下。至于老爺子吧,我倒是和他語言交流過幾次。老爺子一樓有個花園,花園里種著我喜歡的兩種植物,一大片紫蘇和好多盆百合。為此,我和老爺子交流過幾次,讓我驚訝的是他居然告訴我說紫蘇是驅寒解表的藥。他種的百合,其中有個品種很吸引我,那是我的花盆里沒有的。我曾含蓄地表達出想找他討要種子的心意,他當時就答應了。這樣一個懂植物愛花草的老爺子,竟然在寒風颼颼的夜晚,走出溫暖的家門,向著寒夜的深處走去。
我趕緊把購買的東西送回家,然后追趕到小區門口。老爺子已不見蹤影。門口的地上,遺落了一團蘸滿血跡的餐巾紙。我站在寒冷的風中,找不到老爺子的人影。身后的冷風,一股股吹起,我打了一個寒噤。
第二天下午,在菜市場買菜時,我看見一個中年婦女,依靠在柜臺前,滿臉淚痕。她身后的柜臺上擺滿了豬肉,但柜臺內的電燈已經熄滅。柜臺的門也是關著的。這個系著圍裙的婦女,一雙眼睛通紅通紅的,好像已經哭了很久了。臉上滿是雀斑的她,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就是不該眼中含滿淚水。肆意奔流的淚水,讓我回頭看了她幾眼。我的幾眼,絲毫沒有引起她的注意。也許,她的淚水,周圍的人已經司空見慣了。該買菜的買菜,該吆喝的吆喝,該走路的依然走路。誰會在意她的淚水呢?我很疑惑,這大過年的,她哭啥呢?她流眼淚的時候,沒有悲戚嚎啕,只有熱淚滾流。她一定是悲傷極了。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困難,讓一個四五十歲的女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淚流滿面。眾目睽睽之下,順流而下的眼淚無法掩飾內心的悲痛。她毫不羞澀的淚水,有多少人看見了?
我還見到一個小孩的哭。就在我站在交叉路口等再次返回去買蓮藕的先生時,一個中年婦女懷里抱著一個小女孩,身邊跟著一個大女孩。小女孩不到兩歲的樣子,大女孩五六歲的樣子。她們走到我身邊時,大女孩要喝黑米粥。我身后就是一個賣粥的攤子。年輕女子問懷里的小女兒喝不喝黑米粥。小女兒瞪著眼睛說:“我不喝我不要喝。”站在身邊的大女兒卻說:“我要喝我偏要喝。”于是,中年女子給了大女兒兩塊錢。大女兒轉身去買黑米粥。
她買好黑米粥后,左手拿著盛粥的杯子,右手拿著吸管,使勁地戳呀戳呀!她戳了好幾次,才把杯子蓋上的塑料戳破,插好吸管,她一溜煙地小跑著找媽媽。她的媽媽抱著妹妹在她轉身買黑米粥的時候走過馬路,去了對面的零食店。她朝人群密集的菜市場跑過去。她一邊哭一邊喊:“媽媽。媽媽。”她哭著喊著就沖進了人群,位置與她媽媽越來越遠了。沒人理睬她的哭聲,大家都在忙自己的,走路的走路,買菜的買菜,賣菜的賣菜,誰也沒有留意這個小女孩。她的眼淚,在寒冷的冬天流出。
望著她在人群中穿梭的背影,聽著她的哭聲,我提著幾個袋子追趕著她喊:“嗨!小朋友,你的媽媽在那邊的零食店。”我望著她的背影大喊了幾聲。她聽見了,趕緊轉身朝回跑。跑了幾步,她回頭看了我一眼,然后用手擦了一把眼淚,就跑了。雖然她連一句“謝謝”的話都沒有對我說,但看見她找到媽媽時,露出讓我心動的那一抹微笑,無比欣慰。
這時,抬頭看看遠處山峰上的夕陽,金黃色的余暉灑滿大地。我的心情,也沐浴在夕陽的余暉中,溫暖又美好。
如若生活這樣平淡地繼續下去,也很好。遺憾的是,晚上打開手機上網,微友發了一段語音。我一聽語音內容全部是哭聲。我趕緊給她撥電話,問她出了啥事。電話那端,她哭得說不出話來。
后來,她說一定要見到我才能告訴我事件的經過。于是,我們約好時間,在一家咖啡廳的包間見面。
那天晚上,看見她的第一眼,她的兩只眼睛腫得像兩個桃子,眼球紅彤彤的,還多了兩道深深的黑眼圈,隱隱約約的燈光下,鬢角的幾縷白發是那么的扎眼。她憔悴多了。她那悲痛的表情刺痛了我的心。作為朋友,我不希望她活成這樣。
坐定之后,我點了兩杯咖啡。她開始急急忙忙地告訴我說,她那個倔強的女兒,已經是第三次離家出走了。前兩次離家出走都是和母親發生口角,然后負氣離開了家。我慢悠悠地問她:“女兒多大?為什么離家出走?”她哭著告訴我說:“女兒已經二十一歲了,是大二學生。大學就在家門口,可以天天回家吃飯。其實女兒挺優秀的,上大一的時候,就參加了學校社團的創業活動,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自己賺來的錢。這不是要過年了嘛,年貨都辦好了。晚上和女兒一起看電視,聊天的時候說起了一些往日的生活瑣事,女兒生氣了,馬上穿上外套,拿上手機和錢包就要出門。我擋在門口,哭著求她不要在這大半夜的出門去,外面太冷了。女兒非要離家出走,我沒辦法,只好跪著求女兒,后天就是除夕夜,千萬不要出門了。女兒脾氣可大了,堅決要出去走走。不過,女兒向我保證一定好好活著。”我遞給她一杯咖啡,讓她喝一口,消消氣。她接過杯子,喝了一小口,放下杯子,又開始講述。
她堵在門口不讓女兒出去。女兒對她說:“如果你不讓開,我就死給你看。”她一聽這話,嚇壞了,只好讓開。女兒打開門出去了。這時,老公已經進入夢鄉了。老公并不知道她和女兒之間發生的一切。她沒有叫醒老公,就打算隨著女兒一起出去。她跟在女兒身后說:“你在哪里,家在哪里。”女兒卻說:“你給我回家好好過年,你要是跟著我,我就去跳樓。”她只好返回家門口,使勁敲門。老公迷迷糊糊起來開門,問她為啥半夜三更在門外。她說女兒走了。老公又是一陣稀里嘩啦的批評。她受不了,一直哭。覺得活著沒有意思,沒有希望。都要過年了,咋搞成這樣的狀態呢?這是她沒有預想到的。她是我多年的朋友,我了解她是個沒心沒肺的直腸子,為人處世心眼實在,沒有壞心,不會害人。據我所知,她對待家人還是比較有責任感的,只是不知道是哪句話觸怒了女兒,讓女兒在這寒冷的夜風中,離開了溫暖的家。
接下來,她和老公一起給女兒打電話。女兒的手機設置了呼叫轉移。她給女兒發信息求原諒,女兒一概不回復。
一夜折騰到天亮,她的眼淚沒有干過,各種擔心、緊張、焦慮交替出現在夢里。好幾次,她從睡眠中驚醒。早上起來,趕到家附近的幾個酒店去咨詢,都沒有女兒的蹤跡。她又是一陣一陣的哭。呼叫電話打了上百個,語音留言幾十條,都沒有任何回復。她知道女兒是個半個小時都離不開手機的人,女兒不回復她,讓她傷心極了。她越想越覺得自己很失敗,一輩子養一個孩子還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的身體一直不很好,還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心里便痛;心里一痛,就要流淚;一流淚,太陽穴就會炸裂般的疼痛不已。這是生了女兒在月子里留下的后遺癥。可是,養女不知娘辛苦。女兒在新年的前兩天離家出走了。這件事情讓她的心里扎著一把尖刀,徹夜難眠地痛。
說完這些,她又哭了。她哭的時候哽咽得很嚴重,悲痛堵在喉嚨里出不來的那種嘶啞和壓抑。
我拿起一張紙巾,為她擦淚。她一直哭著說:“姐姐,我好失敗,我好失敗。”我安慰她不要這樣:“你把難受說出來也許好受點,可千萬不要憋著。那樣,容易憋出病來的。女性的很多癌癥,都與憋氣有關。”她又哭著說:“今晚,有個陪我說話的人,真好。謝謝姐姐的理解。”
我的眼淚,也要來了。我們都是女性,她的苦楚,我懂;她的疼痛,我有感觸;她的傷心,我能體會。
我想對她說一句“我們都是哭著活過來的人”。但最終,這句話,我沒有說出來,因為我的喉嚨好像堵住了。從她的故事中,我明白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大學問。我和她,都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成為好母親。
做一位好母親容易嗎?我深知她是一個好強的女子,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由于家里經濟拮據,她曾經賣掉長長的秀發給孩子交課本費。后來,孩子上借讀學校,交不起昂貴的費用,她曾經意志堅決地要賣掉部分骨髓,湊集現金。那時候,我勸告她千萬不能這樣做。后來,大筆的錢沒有弄到,她女兒就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畢業之后不也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嘛。
女人啊,女人。母親啊,母親。具備這兩種身份的人,注定要承載許多痛苦和眼淚。
她自顧自地說:“有個說話的人,真好。”其實很多時候,在這個大千世界,我們找不到個可以說心里話的人。那晚,我向她承諾,只要你有心事,你就找我傾訴,我愿意一輩子做你的聽眾。她含著眼淚勉強笑了一下。女兒離開了,老公也很傷心,如果朋友再不理解,她真的會絕望。我能給予她的溫暖是微不足道的。我知道她內心痛楚的寒冰,需要身邊的溫暖去融化。
也許是她女兒上大學在家門口,天天和母親在一起摩擦就多了。試想那些在外地上大學的孩子,過年還不是急切地趕回家和父母團聚,哪有時間生氣呢?
夜已經很深了,我把她送回了家。
第二天晚上,她語音留言告訴我說女兒去了鄉下的外婆家。聽到這個消息,我感覺比較欣慰。可是,她依然很傷心。因為女兒不給她打電話,只給爸爸打電話。她給女兒打過去,也不接。她哭著說:“這是報應,報應啊。”我忍不住問她:“什么報應?你說的我不太懂。”她喃喃自語地說:“難道是我對父母不夠好,上天讓女兒來懲罰我的?”
我寬慰她說:“挺好的一件事情,女兒替你去盡孝。看來你女兒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孩子。其實,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應該學會看待事物的兩面性。”
接下來,我聽到她不斷的抽泣聲,竟無語,凝噎了。
大年三十一整天,她就哭了五六次。那頓年夜飯,一個湯,一碗粥,再簡單不過了。女兒不在家,她和老公都吃得索然無味。女兒是她和老公的整個世界,她的眼淚是為失去世界的依靠而決裂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她祈禱,女兒能夠早日理解她那顆疼痛的心。
過了兩天,她告訴我說,女兒回來了。女兒到家了,她什么都沒有說,直接沖泡了一杯女兒最喜歡品嘗的神農架清風源的蜂蜜茶,遞了過去。女兒笑著接過了茶杯。她轉身的一瞬間,擦了一把眼淚。女兒無論多少歲,都是她眼中的寶貝。女兒笑了,她哭了。這場風波,就在這一笑一哭之間,煙消云散了。
隨后,女兒告訴她說,看到獨居的外婆,她心里難過,掏出身上所有的錢,從中拿出了106塊購買返程的車票,其余的錢,全部給了外婆。她走的時候,外婆站在村口的小路上,哭得淚眼婆娑。
她拉著女兒的手,又哭了。這次的淚水,是感動和欣喜,還有欣慰和感激。
這樣的結果,算是皆大歡喜了。
生活中,我們都哭過,我們也都笑過。每一次的哭和笑,情景都會不一樣,感受也會不一樣。年三十的晚上,凌晨時刻,望著夜幕中的星星,我終于明白了,這個世界的規律:你甜笑,這個世界就甜笑;你喜悅,這個世界就喜悅;你大哭,這個世界就大哭;你悲戚,這個世界就悲戚。是哭是笑,是喜是悲,全部取決于你對周遭世界的態度。
上一篇:《哪里是仙境》郭戎格散文賞析
下一篇:《喜歡住酒店(外一篇)》劉世芬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