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園暮雨細泱泱,韭葉當籬任意長。”鹵汀河鄉間,韭菜總是青碧的,著一身青衫,水袖輕舞,是戲曲中端莊秀麗的青衣花旦。株株的,紛長幾片狹長的葉片,如蘭,似蒿,沉淀著霜華露魄。一畦畦韭菜,是春季最生動的色彩,宋詞小令般,輕快活潑,令人心生歡喜。
纖瘦的田埂上,有窈窕的村姑,挎著竹籃,對著新韭,小鍬輕輕一鏟,嗤一聲,溫軟地躺在溫潤的掌心里。那種快意淋漓的割春韭的聲音,與驚蟄時的春雷頗相似,隱約可聞一股微微的辛與辣以及春韭處子般的鮮與香了。那情形有《詩經》中“采薇”“采葛”的意蘊。
韭菜之食在我國由來已久?!渡袝は男≌分杏小罢锣笥芯隆钡挠涊d。《詩經·豳風》中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韭菜可作祭祀之用?!渡郊仪骞份d:六朝的周颙,清貧寡欲,終年食蔬。文惠太子問他蔬食何味最勝?他答曰:春初韭菜,秋末晚菘??梢娋虏四怂籽殴彩骋?。
韭菜又名起陽草、長生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健身功效。古醫籍《本草集注》中說:“韭菜,生食辛加行血,熟食則甘而補中、益肝、散滯、導淤?!贝禾欤瑲鉁厣仙?,人體肝氣易旺,犯脾攪胃,有腹脹反胃的不適感,肝腎陰虛。而韭菜含有揮發性和硫化物等成分,散發辛香氣味,有助疏調肝氣。終年,農家餐桌上總能見她綠色的身影。
清明時節,母親將趟網趟上來的螺螄滴油漂養幾日,縫被針剔出肉,去掉厴子。韭菜洗凈,切段,嗤啦一聲倒進炸油鐵鍋里,翻炒,再加進蝸螺肉,配上胡椒粉、細鹽。起鍋,濃香撲鼻,吃了滋陰壯陽,清心明目。
清明節這天,一般人家必炒一盤韭菜。放晚學后,小孩們都吃晚茶,小碗里總搛上幾筷韭菜。長輩說吃了汰毒,我想也有對已故親人“久”懷之意。
常常想起一家人在春雨霏霏的日子里包餃子的溫馨場景來。母親把新割的韭菜剁碎,去汁,鍋里煎好蛋皮,再將精肉剁碎,加進油渣、細鹽,把包心炒熟。包好的餃子輕輕地碼在竹匾里。煮氽的餃子,盛上一碗,澆上麻油,拌進蔥花,夾塊脂油,吃得齒頰生香,不忍卒筷。
親朋到家,備一盤韭菜炒雞蛋及紅燒豆腐,打趣說,今天十樣菜待客,韭九諧音??腿嘶?,蠻好,蠻好,香著哩。主客會心而笑,一屋子的溫暖和親情。一盤鮮韭炒雞蛋色澤好看,香味通融,滑潤柔嫩。吃來爽口有嚼勁,味道微微辛辣,細嚼略帶甜味,純真純味,吃一口齒頰生香。黃綠相間的鮮韭炒雞蛋,讓人品咂出春天的味道。
作家陸文夫盛贊新割的韭菜“肥、滑、香、嫩、鮮”。經鄉間巧婦精心烹制,舌尖上的滋味卻是百轉千回。
韭菜炒青蝦味道特鮮。鮮蹦活跳的青蝦炒熟后紅如丹楓,襯以翠綠的韭菜,猶如紅蓮掩映在綠荷之中,清新怡人。食之清香柔嫩,味蕾立時陷入鮮美的沼澤中,也極令人喜悅,書寫著一種漁樵樂事、農圃家風的符號趣味。吃河蚌或蜆子湯時,夾兩筷炒韭菜投入湯中,好看又美味,確實相得益彰。
母親攤的韭菜餅總是彌漫著一股濃濃的韭菜香。將青嫩韭菜割下,洗凈,切碎,和小面拌勻,一勺一勺地舀進炸油的鐵鍋里,發焦后即鏟起來。此時的韭菜餅色澤黃綠相襯,清新養眼。搛一塊一嚼,發出咔咔的聲響,猶如冬夜里走在厚厚的積雪上。逼仄的草屋里立時流淌著馥郁的餅香。一碗清涼的薄粥、一筷咸辣的醬瓜子、一塊噴香的韭菜餅,一屋子的親情和溫暖。袁枚《隨園食單》記載:“韭白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內加酥更妙?!蹦赣H的韭菜餅比袁枚的更好吃。
韭菜炒百葉是農家最尋常的一道菜。農家宴席,有了她,既實惠,又開胃,且低廉。韭菜苔炒肉絲、干絲,味道爽脆。母親燒的韭菜炒豬肝,紅綠相襯,湯汁粘稠,入口生香。韭菜須旺火爆炒,略炒片刻即出鍋,此時,鮮香撲鼻,嫩嫩的,讓人滿嘴生津。
母親還會做韭菜盒子、韭菜炒干絲、韭菜炒豆芽、辣熗春韭菜等,每做一道簡樸的菜肴,母親都投入無限的真誠和慈愛,給我們百般的呵護和疼愛。
喜歡吃餃面店里的水餃和湯面,里面佐料是藥芹和韭菜末兒。喜歡韭菜末兒那股醇香,連湯帶水一仰脖子全灌進肚里。抹抹油光光的嘴,生活的愜意全寫在臉上。
韭菜入詩入帖入畫,著實令人回味無窮。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寫出了春韭的鮮嫩及詩人的欣喜;蘇軾“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預示著春天的真正到來;李商隱“嫩割周颙韭,肥烹鮑照葵”抒發思古之幽情;陸游“雞跖宜菰白,豚肩雜韭黃”把雞和肉一起列為美肴。楊凝式的《韭花帖》令無數書家為之傾倒。潘天壽的指畫《舊友晤談圖》中“剪韭共加餐”細膩清雅,意蘊豐厚,令人動容。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韭菜綠得清蒼,容貌秀麗,水靈如村姑,不張揚,不邀寵,只需一抔土,即分根長蘗,蓬蓬勃勃,舞風弄月。在恬淡的農家生活中,有了韭菜綠生生的點綴,便有了一股子的田園氣息和鄉土風味。呵,真想挎個竹籃,握把小鍬,踏著微潤的土膏,沐著和煦的春陽,俯身鄉野,采擷青嫩的韭菜,采擷爛漫的春天。
上一篇:《一個人和一座古園》何賢壽散文賞析
下一篇:《萬壽郵票上的甲午風云(外一篇)》喬忠延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