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果《【越調】小桃紅》題解|注釋|鑒賞
楊果
楊果(1195—1269),元初散曲作家。字正卿,號西庵。祁州蒲陰(今江西省安國縣)人。幼時即父母雙亡,教私塾為生。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進士,任偃師(今河南省偃師)縣令。元初,任河南經歷、參議等職。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為北京(今內蒙古寧西城)宣撫使,次年任參知政事。至元6年(1269)出任懷孟路(今屬河南?。┛偣?。卒于家,謚文獻?!朵浌聿尽妨兴凇扒拜吤敝?,《太和正音譜》贊其詞“如花柳芳妍”。今存小令11首,套數5首。
【越調】小桃紅
滿城煙水月微茫①,人依蘭舟唱②,常憶相逢若耶上③,隔三湘④,碧云望斷空惆悵⑤。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⑥。
【題解】
越調,宮調名。小桃紅,越調中的一個曲調。亦名“平湖樂”、“絳桃春”、“武陵春”、“采蓮曲”等;共八句,句式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楊果共寫了十一首《小桃紅》曲子,本書分別選第二、第三、第四首。本支曲描寫在一個水月迷蒙的夜晚,采蓮女一面采蓮,一面回憶起當初與意中人相互唱和的情形。如今天各一方,她只有遙望碧天惆悵不已了。全曲情景交融,尤以荷花比意中人,以藕絲喻情思,更是形象貼切,把采蓮女深沉懷念之情表達無遺。
【注釋】
①微茫——朦朧縹緲、若明若暗的樣子。
②蘭舟——蘭木做的小船,此為船的美稱。
③若耶——即“若邪”,浙江紹興有若邪溪,一名五云溪,相傳西施曾浣紗于此處,故亦名浣沙溪。李白《采蓮女》詩:“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④三湘——一指湖南的湘潭、湘鄉、湘陰三縣,一指瀟湘、蒸湘、漓湘三水。此處指相隔之遙遠。
⑤空——徒然。惆悵,感傷與失望。
⑥絲——“思”的諧音。
采蓮人和采蓮歌①,柳外蘭舟過②,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③,司馬淚痕多④。
【題解】
本支曲子為第三首。小曲寫采蓮女的歌聲,驚破了情人們的好夢,也因此引發了作者的故國之思。南朝舊曲為什么會使主人公眼淚漣漣,這從作者金亡后出仕元朝還心念故國的思想經歷中不難找到答案。小曲委婉含蓄,頗有詞的情致。
【注釋】
①采蓮歌——南朝樂府中有采蓮曲,梁武帝蕭衍曾有《江南弄·采蓮曲》。
②蘭舟——船的美稱。
③南朝舊曲——指南朝陳后主所作《玉樹后庭花》,后人多認為是亡國之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p>
④司馬淚痕——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其《琵琶行》詩中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此處借用其曲,表思親亡國之痛。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對花飲①。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②。羨他一對,鴛鴦飛云,殘夢蓼花深③。
【題解】
本支曲子為第四首。曲中回憶往昔與意中人賞花飲酒,相倚相伴,令人神魂顛倒。如今碣石瀟湘,天各一方,不禁悲從中來。看到湖中成雙成對的鴛鴦,女主人公更是傷感不已。
【注釋】
①年時——即當年,往昔的日子。
②“西風”句——西風無情地把回文錦吹斷,借喻男女雙方被迫分離。回文錦,即以錦織成的回文詩,回環往復,皆能成文,是古代一種雜體詩。據《晉書·列女傳》載,東晉女子蘇蕙,其丈夫竇滔為秦苻堅刺史,后被流放到流沙,蘇氏思夫,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
③蓼(liǎo)花——一稱紅蓼,水草名,生于水邊或淺水中。
上一篇:李洞《【雙調】夜行船》題解|注釋|鑒賞
下一篇:湯式《【越調】天凈沙·【越調】柳營曲·【雙調】慶東原·【雙調】天香引》題解|注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