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火
我夢見自己在冰山間奔馳。
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凍云彌漫,片片如魚鱗模樣。山麓有冰樹林,枝葉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墜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無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卻有紅影無數,糾結如珊瑚網。我俯看腳下,有火焰在。
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搖動,全體冰結,像珊瑚枝;尖端還有凝固的黑煙,疑這才從火宅中出,所以枯焦。這樣,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為無量數影,使這冰谷,成紅珊瑚色。
哈哈!
當我幼小的時候,本就愛看快艦激起的浪花,洪爐噴出的烈焰。不但愛看,還想看清。可惜他們都息息變幻,永無定形。雖然凝視又凝視,總不留下怎樣一定的跡象。
死的火焰,現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細看,那冷氣已使我的指頭焦灼;但是,我還熬著,將他塞入衣袋中間。冰谷四面,登時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著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噴出一縷黑煙,上升如鐵線蛇。冰谷四面,又登時滿有紅焰流動,如大火聚,將我包圍。我低頭一看,死火已經燃燒,燒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溫熱,將我驚醒了。”他說。
我連忙和他招呼,問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遺棄在冰谷中,”他答非所問地說,“遺棄我的早已滅亡,消盡了。我也被冰凍凍得要死。倘使你不給我溫熱,使我重行燒起,我不久就須滅亡。”
“你的醒來,使我歡喜。我正在想著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攜帶你去,使你永不冰結,永得燃燒。”
“唉唉!那么,我將燒完!”
“你的燒完,使我惋惜。我便將你留下,仍在這里罷。”
“唉唉!那么,我將凍滅了!”
“那么,怎么辦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辦呢?”他反而問。
“我說過了:我要出這冰谷……”
“那我就不如燒完!”
他忽而躍起,如紅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車突然馳來,我終于碾死在車輪底下,但我還來得及看見那車就墜入冰谷中。
“哈哈!你們是再也遇不著死火了!”我得意地笑著說,仿佛就愿意這樣似的。
1925年4月23日
【導讀】
冰封不如燃燒
夢境是散文詩常見的情境,因為它可以突破生理、時空、重力,展開飄渺無涯的想象。
冰山,冰天,冰云,冰樹,一切冰冷,一切清白。冰的四壁,冰的山谷,這是一個冰凍的世界。火被封凍在冰谷上,然而并沒有消散了它的顏色,珊瑚枝一樣從冰中映照出自己的火紅。“我”用體溫救活死火,是繼續冰封,還是燃燒然后真正死亡?死火寧肯燒完,也不愿被“凍滅”,“我”決定和它一同走出山谷,以“我”的死換來“死火”的永生。
冰,象征著國內的反動勢力和入侵的帝國主義;火,象征著倍受禁錮、壓制、摧殘仍堅持戰斗的革命者;“我”,象征著關懷、愛惜、保護革命者,并愿為革命獻身的仁人志士。與其屈服于黑暗,不如斗爭突圍;與其凍滅,不如燃燒。燃燒的過程,才是展示自我價值的過程;燃燒的生命,才是光輝的生命。全文激蕩著戰斗的熱情,彌漫著蒸騰的氣息,戰斗者不妥協、不后退,充分展現了勢不兩立的戰斗決心和絕不投降的韌性。
《死火》作于1925年4月,一個月后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很快便席卷全國。
上一篇:魯迅《死火》散文全文
下一篇:魯迅《求乞者》散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