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曾見過——黎明偷偷地闖進
夜的果園?
看,在東方的小路上,
茂密的茅葉草開著鮮花,
黎明,她又來了。
白色的乳汁濺滿她渾身上下,
就像小牛,久久地吮吸母牛的乳汁。
她那擎著火把的雙手,
閃著黑色、藍色,
仿佛姑娘的嘴唇,嚼著熟莓子。
關在黎明的籠子里的鳥兒
沖了出來,在她的面前飛翔。
二
這第一聲雞叫,
來自東方還是西方?
沒有人知曉。
而此刻,星星和黑夜的其他光束,
投射在雞舍里的雄雞身上,
它們互相吆喚著,
啼聲傳進海貝的內殼,
四面八方的啼聲遙相呼應。
下海沉睡的黎明,
她回來了。
飛天的云雀帶著歌聲與她相會,
黎明來了,濕淋淋的沾滿露水。
三
所有的星星,
熔煉在時間的坩堝里,
又在大海中冷淬,
結成了多立面的晶體。
一塊奄奄一息的巖石,
夜將她的心奉獻于這一使命;
她的渴念,
像磨坊的粉末,
在消融,漸漸地消融,
猶如風兒吹拂的塵灰,
——夜奇妙地分割著光的棱鏡。
夜,這位工匠,
在自己不引人注目的墓地上,
樹立起這座光的紀念碑。
(周國勇、張鶴 譯)
【賞析】
《黎明》是雷佩里伏羅的詩歌代表作,為讀者營造了一幅美妙的黎明景象。你曾看見過海邊黎明時刻的景象嗎?黎明就像一位調皮的姑娘,偷偷地溜進了夜的果園里,你看,就在東方的小路上,在那開滿鮮花的茂密的茅葉草叢中,黎明像一位頑皮的少女一樣溜進來了,花葉上的露珠像白色的乳汁一樣濺滿了她渾身上下。黎明時刻的天地一片灰白,久久地沐浴著夜的果園,就像小牛貪婪地吮吸母牛的乳汁一樣可愛。暗沉的天邊閃動著黑色、藍色的光芒,那是太陽將要起床的信號,像是黎明女神擎著火把從遙遠處慢慢走來;又像是剛剛嚼過熟莓子的姑娘的嘴唇一樣美麗,在鮮紅的底子上涂滿了黑色、藍色的果汁。早起的鳥兒從暗夜里沖了出來,在黎明時刻自由地飛翔著。第一聲響亮的雞叫打破了黎明的寂靜,沒人知道這叫聲是來自東方還是西方,只看見黑夜里的星光和月光照耀下的雞舍里,一只只雄雞們都已經醒來了,它們互相打著招呼,唱響了一天中最美妙的晨曲。雄雞們的啼鳴像是傳進了海貝內殼,發出巨大的回響,四面八方的雞叫聲遙相呼應,像是在熱情歡迎黑夜里下海沉睡的黎明女神,她姍姍歸來了,飛上天際的云雀唱著歡快的歌聲與她在天邊相會,黎明女神到來了,她像剛出浴的仙子,渾身濕淋淋的,在天地間撒滿了露水。夜空中那燦爛的星星,經過了漫長的黑夜之后,像是經過了坩堝的熔煉,慢慢地隱沒了,而黎明時刻的海面卻波光閃動,猶如冷卻了的星辰結成了多面的晶體。晨光里那塊幾乎被海水吞沒的巖石,努力地探出了它的頭顱,黑夜將她內心所有的熱情都奉獻給了黎明,她所有的渴望像磨坊里的粉末一樣在黎明時刻開始漸漸地消融,猶如風兒吹拂的塵灰一樣輕柔。黎明的天空因此而色彩斑斕,猶如被夜奇妙地分割著的光的棱鏡一樣。黎明就像是黑夜這位沉默的藝術巨匠,在自己不引人注目的墓地上,為自己樹立起的一座光的紀念碑。
這首詩表面寫黎明,寫黎明到來之際的種種景象,但實質是對夜的贊嘆,是夜孕生了黎明,是夜以自身的消亡為代價成就了黎明的輝煌。詩人運用奇特的想象,賦予了黎明這一景象各種意象,細致地勾勒出了黎明時刻光線的各種微妙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之中的物象。全詩根據描寫的側重點不同而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寫黎明時刻天地間的整體景觀,主色調是黑色和藍色之間夾雜著露珠的乳白色;第二部分是寫黎明時刻的雞鳴聲和鳥叫聲,主色調是星光的灰白;第三部分是寫黎明時刻的海景,主色調是晨曦中的各種光芒。如果說前兩部分分別是寫自然之景和人文之景的話,那么第三部分可以說是集中抒情了,詩人在這部分把對黑夜的獻身精神的贊美之情含蓄而又生動地表達了出來。
詩人善用擬人化手法驅遣各種意象。作者以問句的形式開篇:“你曾見過——黎明偷偷地闖進夜的果園?”這既奠定了全詩輕松愉快的情感基調,又以擬人化手法賦予黎明無限的生機?!靶∨>镁玫厮蔽溉椤钡囊庀髣t形象地展示出了沐浴在黎明光輝之中那種溫馨而甜蜜的氛圍。而“仿佛姑娘的嘴唇,嚼著熟莓子”,則采用通感的手法,把黎明時刻那種黑藍色的天幕映襯在隱約的太陽的紅光下的景象刻畫得富有質感。黎明時分是非常寂靜的,但詩人寫寂靜時采取的是以動寫靜的手法,他用鳥兒的叫聲和雞的啼鳴聲來襯托黎明的寂靜,使這份寂靜顯得擺脫了沉悶、死寂的感覺而具有了靈動和活力,和全詩的情感基調和諧一致。詩人在最后點明了詩歌的主題,對黑夜為了黎明的到來而獻身的精神,進行了生動而形象的贊美。天空的星星消失了,就像是冷卻在了冷清的海面上,變成了閃閃的波光,而黑夜在這一刻把她所有的期待和渴望都獻給了黎明,用黎明時刻的五彩光芒為自己寂然消退的身影送行。雷佩里伏羅在這首詩里把情與景結合得非常緊密,全詩基本上都是寫景,但每一個字里行間又都隱隱地透露著作者欣喜、贊美的情感。
(杜繡琳)
上一篇:《黎明 [羅馬尼亞]考什布克》讀后感
下一篇:《黑夜靜靜地流著淚珠 [保加利亞]斯拉維伊科夫》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