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響起了隆隆的聲音,
不朽的歌,你使天空響徹雷鳴。
在澗水奔流的響聲里,
在家庭里,在沙漠中,在海面上,
在樹枝搖曳中,
在河流里,在如閃電急馳的狂風里,
在心中,在無人跡的森林中,
在每個角落,都響徹沉重的劇烈的聲音。
不朽的歌,你使天空響徹雷鳴。
啊,興奮的云!
你下雨吧,落滿江河,
你把我渡過去,沖流過去,
讓我看看你那可怕的閃電世界。
內心的激情在上下翻騰,
啊,飛奔吧!我那瘋狂的云。
污泥在下沉,
大海的波濤在發笑。
流呀,發出嘩啦嘩啦的吼聲,
我驚望著,心中充滿歡騰。
我焦慮地期待著,
跟隨大河的流水前進,
隨著這驕傲,隨著這吼聲,
這沉重、嚴厲、巨大、深沉的吼聲。
讓我看看那無邊無際的美景。
不朽的歌,你使天空響徹雷鳴。
(劉安武 譯)
【賞析】
尼拉臘非常崇拜泰戈爾,早年的詩作也深受泰戈爾的影響,常以微妙細膩的筆觸來歌頌自然和愛情。到了20世紀30年代,印度詩壇上出現一批頗具虛無主義色彩的反叛詩人。當時的時代精神不僅是反帝、反戰,而且是反傳統、反價值。許多詩人都以火山爆發似的激情、抑制不住的憤怒來反抗一切傳統。他們的詩作屬于印度浪漫主義后期的詩歌,激情過剩地要摧毀一切,但又不明所以,沒有目的。尼拉臘就是這種思潮里的一個重要代表。
有關云的詩歌一般將飄逸瀟灑作為主題,有天高云淡,坐看云卷云舒等優美的句子。然而在這首詩里,我們卻看到完全不同的表現。云不是白云,不是淡薄的天光與云影共徘徊,而是由“不朽的歌”相伴隨,穿透沙漠直抵海面;而后又在大地各處回響起來。長短句交替使用,讀起來朗朗上口,格調鏗鏘。詩中多用短句,如“在家庭里,在沙漠中,在海面上,/在樹枝搖曳中”,“在心中,在無人跡的森林中,/在每個角落,都響徹沉重的劇烈的聲音”,這些短句節奏明快,鏗鏘有力。這里塑造出的云的形象不是柔弱的、無根的,而是磅礴而有力的。在詩里,雖然有具體鮮明的形象,借形象來抒發感情;但是卻沒有直接描繪云的具體形象,而是由這些形象來喚起我們對云的想象,在想象中形成云的具體形象;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具體形象出發,綜合起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當“不朽的歌”再次響起時,詩人用“興奮”來形容云,盼望著云“把我渡過去,沖流過去”。這時,詩人“內心的激情在上下翻騰”,內心的不平、憤怒和火一樣的熱情噴涌而出:“啊,飛奔吧!我那瘋狂的云。”“興奮的、瘋狂的云”這個意象是融入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擇取、改造、提煉以后,凝注了詩人的主觀情意,被藝術地反映到詩歌中,形成了尼拉臘的“云”這個獨到的意象。隨著這次情感的大爆發,詩人并沒有將情感舒緩、稀釋,而是繼續高揚:“污泥在下沉,/大海的波濤在發笑。/流呀,發出嘩啦嘩啦的吼聲,/我驚望著,心中充滿歡騰。”這些詩句表現了詩人對大海的深情呼喚。急促而激情洋溢的短句后的一個高潮,又為后面更為高昂的短句作鋪墊與蓄勢。詩歌如同波瀾壯闊的大潮,一個波浪接一個波浪,層層推進,越涌越高,把詩人胸中的火一樣的激情極致地抒發出來:“我焦慮地期待著,/跟隨大河的流水前進,/隨著這驕傲,隨著這吼聲。”到詩的最后,激情得到了總爆發:“不朽的歌,你使天空響徹雷鳴”,到達頂點,也呼應了前面的句子。整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詩人將云的形象通過各種具體意象進行細化,在一節節的推高中,讓我們體會他心中的憤怒與激情。
(史偉明)
上一篇:《云 [英國]雪萊》讀后感
下一篇:《五月 [法國]阿波利奈爾》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