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艷入骨蕭觀音——讀蕭觀音詞
唐代才女薛濤極受節度使韋皋寵愛,推舉她為“校書郎”,被同事勸阻,官職沒有授成,不過“女校書”的才名卻因此傳開。后來薛濤和官員大詩人元稹發生戀情,韋皋知道后非常生氣,將薛濤遠遠地送往松州以示懲罰。在漫長而艱難的發配途中,薛濤充分領受了愛情發叉的苦果,并意識到還是離不開韋皋,于是寫了一組情真意切而飽含熱淚的《十離詩》寄給韋皋,詩中把自己下比為離不開主人韋皋的犬、馬、筆、鸚鵡、珠、魚、燕、鷹、竹、鏡十種卑賤之物。薛濤的懇切纏綿深深打動了韋皋,韋皋立即派人把薛才女飛馬追回,二人和好如初。在文學史上演繹了一段詩化嫌隙、和好情感的美談。
無獨有偶,三百多年后,當時是外邦異族的遼國也出現了一組類似的作品,是一套詞牌為《回心院》的十闋組詞: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游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掃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
換香枕,一半無云錦。為是秋來展轉多,更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塊。鋪翠被,待君睡。
裝繡帳,金鉤未敢上。解卻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只愿身當白玉體,不愿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
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剔銀燈,待君行。
熱熏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御香香徹膚。熱熏爐,待君娛。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這組詞的作者名叫蕭觀音,是遼國樞密使蕭惠的女兒,嫁給遼興宗的長子耶律洪基。后來興宗病死,耶律洪基繼承帝位,稱遼道宗。蕭觀音被封為皇后,她八歲的兒子耶律浚被立為太子。
這組詞是蕭觀音被道宗皇帝疏遠冷落后,為求得道宗帝回心轉意,改變自己的處境,刻意謀篇,飽含深情寫出來的。蕭觀音被疏遠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遼道宗沉于游獵,深溺酒色,不務朝政,蕭觀音出于皇后之責反復勸諫,有時語言急切,惹得道宗帝不高興,天長日久,就被嫌棄了。而正史記載卻是另一種說法,說的是道宗帝登基前后很得一位名叫耶律乙辛的重臣的支持,后來道宗帝更委以他重任,耶律乙辛恃寵擅權,越來越飛揚跋扈,驕縱不法,幾乎完全把持了朝政。太子耶律浚十八歲這年,道宗帝授命太子總理朝政,這就深深觸動了耶律乙辛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于是他對太子耶律浚奮起反擊。傷太子先傷其母,耶律乙辛采用政治陰謀,用歷史上百用不爽的害男人只說謀反,害女人可用通奸的手法,先誣陷太子生母、皇后蕭觀音與宮廷樂師通奸,再誣告太子耶律浚謀反。
這組詞從后宮生活的方方面面聯章鋪陳,反復詠嘆,充分表達了詞人希望重獲恩寵的迫切愿望,也透露出失寵之后的寂寞痛苦。
蕭觀音出身遼國上層貴族,從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書法很好,能寫詩填詞,善彈琵琶、古箏,還會自創詞曲演唱,在當時文學藝術比較落后的遼國,蕭觀音是名副其實的一枝獨秀,占盡春色。
詞中作者擷取最能激起離人情思的男女床上共用之物:象床、香枕、翠被、繡帳、錦茵、瑤席、銀燈、熏爐等,用細膩多彩的筆觸,飽含情思地多角度對它們進行描繪,起到煽情的效果,最后兩句直接點明:這一切灑掃庭院、熏香剔燈、鋪床疊被、調弦鳴箏的行為,都只為吸引君王光臨。
這是痛苦流淚的傾訴,是絕望情感的掙扎,此時的蕭觀音已被打入冷宮,禁閉她的黑房子幽閉深暗,陰冷潮濕,長滿了積集多年的厚厚的青苔,墻壁上掛滿了沾滿灰塵的蜘蛛網,這里甚至一絲風都吹不進來。盡管如此,蕭觀音似乎還抱著一些希望,她要掙扎著把周圍收拾干凈,等待在這里與君王歡宴。她靜靜地看著唯一陪伴她的一盞如豆青燈,心里幻化出沐浴君王恩澤時的情景:也是那么一盞帳前燈,當君王出現時,燈光似乎生發出五彩光環,令人目眩??裳矍斑@盞燈卻是青熒熒,冷冰冰,陰森,令人毛骨悚然。
詞中可見,蕭觀音等君王等得太久太久,以至于產生敲壞半邊象床的急切,更有哭濕半邊香枕的“雙雙淚痕滲”的凄涼;孤獨中她也彈古箏,希望能發出平時的嬌鶯燕語,傳遞出去打動君王,可是由于情緒太苦悶,產生的只是和著窗前悲風苦雨般瘆人的悲鳴。于是她自嘲“薄命”、“穢賤”,明明知道“從來婦歡不終夕”,卻又飽含希望心甘情愿地“身當白玉體”,“新鋪玉一床”,“自沾御香香徹膚”,眼巴巴等待君王寵幸。
這組詞情意纏綿,如泣如訴,怨而不怒,辭苦而情真,只要心是肉長的人,都應該被打動,何況是曾經的恩愛夫妻。悲哀的是蕭觀音沒有薛濤那么幸運,薛濤得罪的只是一個官員,這位官員還只是血肉之軀,還可以被人間溫情打動,所以薛濤又被寵愛了。而蕭觀音得罪的是君王,君王是天子,表面上看他們似乎也有七情六欲,也會兒女情長,可是他們骨子里只是一個政治動物,一念之間,他們翻云覆雨,攪得周天寒徹,一聲令下便是血雨腥風,舉手投足可以化金山銀海為烏有。一個小小的蕭觀音的悲泣,沒對遼道宗產生任何影響,他依然游獵、荒淫無度,把他們母子的性命交給大權臣耶律乙辛處置。完全在意料中的事發生了,蕭觀音在被禁閉五個多月后,帶著她的《回心院》有怨無恨地、一步一回頭地、永遠地離開了那個齷齪的宮廷。兩年后,她的兒子、太子耶律浚被以謀反罪廢黜,幾個月后被殺。耶律洪基這位丟妻喪子的皇帝一直扮演著局外人的角色,身邊發生的事似乎與他無關,到了耶律乙辛要斬草除根,準備殺死耶律浚的五歲獨子時,遼道宗才如夢初醒,保住了這位皇孫的性命,使之成為斷送遼朝國運的末代皇帝。
上一篇:金主狂暴欲殺天——讀完顏亮詞
下一篇:東坡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