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
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文章,寫于1846年底至1847年初。 “真正的社會主義”,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在德國流行的一股反動社會思潮,代表人物是莫澤斯·赫斯、卡爾·格律恩、卡爾·倍克、海爾曼·克里蓋等人。這一反動思潮代表著德國小資產階級利益,極力宣揚階級調和和抽象的個人之愛,反對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在文藝美學上, “真正的社會主義”主張描寫所謂“完美人性的人”, “歌頌膽怯的小市民的鄙俗風氣”,向資產者搖尾乞憐。
馬克思和恩格斯從政治、哲學等方面對這一反動思潮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的《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一文,集中批判了這一反動思潮的詩歌創作和文藝美學觀點。這篇文章分為《卡爾·倍克〈窮人之歌〉,或‘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詩歌》和《卡爾·格律恩〈從人的觀點論歌德〉》兩部分。《卡爾·倍克〈窮人之歌〉,或‘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詩歌》,批判了“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詩人卡爾·倍克等的詩歌。恩格斯指出,卡爾·倍克及其他“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詩人, “不是在現實世界中生活和創作詩歌的活動著的人”,而是“飄浮在”德國市民的朦朧幻想的“云霧中”的詩人。他們把資產者美化成善良的“博愛家”,把無產者丑化為逆來順受的奴才。他們的詩歌的特征,是“對敘述和描寫的完全無能為力”。這是由于“他們的整個世界觀模糊不定”所致。“他們的詩歌所起的并不是革命的作用,而是‘止血用的三包沸騰散’”。
恩格斯還批評“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詩人“只歌頌各種各樣的‘小人物’”,而“并不歌頌倔強的、叱咤風云的和革命的無產者。”恩格斯在這里提出的文藝要歌頌無產階級的思想,在文藝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卡爾·格律恩〈從人的觀點論歌德〉》中,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真正的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卡爾·格律恩的《從人的觀點論歌德》一書。恩格斯揭露了卡爾·格律恩通過歪曲歌德來宣揚“真正的社會主義”的真正目的。恩格斯一方面反對格律恩從抽象的“人”的觀點來“評論歌德”,同時也反對白爾尼和門采爾從政治的、黨派的、道德的觀點來衡量歌德,而主張用“美學的和歷史的觀點”來評論歌德。恩格斯從分析歌德的作品入手,具體地分析了他對當時德國的態度所表現的兩重性。恩格斯指出,歌德有時“敵視它”, “討厭它”, “逃避它”,“反對它”,有時則又相反,“親近它”,“遷就它”,“稱贊它”,“甚至保護它”。歌德的叛逆、反抗和妥協、反動的兩重性,不過是“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斗爭”的思想表現。恩格斯在這里闡明的對作家和作品要用歷史的、階級的觀點和美學的觀點進行分析的思想,對于正確對待文學遺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詩式》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詩歌的象征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