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居長安下杜樊鄉,因稱杜樊川,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舉進士,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弘文館校書郎。曾長期在南方為官,先后擔任過宣州團練判官,黃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累官至中書舍人。《四庫全書》收《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全唐詩》錄其詩八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其詩九首。
清明是陰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陽歷4月5日左右。此詩杜牧集中不載,但是也沒有反證說明不是他寫的。謝枋得將之歸在杜牧名下也為后人所接受,如清乾隆時期《御選唐詩》卷三十收錄此詩,即署名杜牧。
首句概括了江南清明時節的氣候特點,人們在清明節下雨時,都會記起這句詩。作者是北方人,對“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自然現象特別不適應,感受也特別深。
次句承上句寫自己的感受。清明節應與家人一道祭祖、掃墓、踏青,而自己一個人卻在雨中趕路,其愁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斷魂”指失魂落魄,用來形容悲傷的精神狀態。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三句寫詩人想找個地方避避雨,歇歇腳,并且借酒澆愁。末句寫牧童用一個手勢回答了詩人的問話。循著牧童的手勢望去,在那杏花盛開的村子里,就有飲酒的地方。南方牧童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照樣可以在細雨中放牛。
這是寫清明最有名的一首詩,主要是因為寫得明白如話,沒有使用一個典故,卻寫出了江南清明時節的特點,特別是詩人與牧童之間的問話與回應,真是描摹如畫,仿佛就在眼前。
上一篇:蘇 軾《海棠》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王禹偁《清明》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