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無聲響驚雷——讀陳郁、劉辰翁、文天祥、王清惠詞
歷朝歷代,在政治最黑暗的時候,總有一些詩文用嬉笑怒罵的方式表達社會的憤怒情緒。在北、南兩宋相交時期,高層政壇主戰主和兩派斗爭異常激烈,后來以高宗帝為背景的主和派占了上風,宰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在杭州風波亭殺死了抗金名將岳飛,岳飛一闋《滿江紅·怒發沖冠》從此流傳千古。善良的人們認為,這種自斷脊梁的民族悲劇從此不該再上演了,殊不知,國家上層政治斗爭的大框架往往是程式化的,有些內容在表現方式上前后循環反復,幾乎如出一轍。南宋后期有一位朝廷重臣名叫韓侂胄,他是北宋著名宰相韓琦的曾孫。韓侂胄的祖父娶的是神宗帝的三公主,父親娶的是高宗帝吳皇后的妹妹,他自己娶的又是吳皇后的侄女,是名副其實的世代皇親國戚。韓侂胄后來位極人臣,主張抗金復國,極受辛棄疾、陳亮等一批元老重臣的擁戴。遺憾的是主持抗金北伐不幸失敗,被和秦檜一模一樣的降金宰相史彌遠殺死,頭顱被割下函送金國,以此為代價簽訂了宋金和議史上臭名昭著的“嘉定和議”。韓侂胄和岳飛一樣的死,但知道的人不多。
殺死韓侂胄之后,史彌遠高枕無憂,獨相理國二十六年,最后老病而死,國家的黑暗由此可知。南宋的滅頂之災也才是開始,緊接著是一位十惡宰相賈似道當政。賈似道以父蔭入仕,以當貴妃的姐姐的裙帶關系進入高層,以向蒙古人暗中重金乞降,對外卻謊報戰勝,居功拜相,玩弄天下十五年之久,是南宋真正的掘墓人。
這個時代的國民,遭受金人、蒙古人的蹂躪殺害,遭受史彌遠、賈似道這樣一些十惡不赦的奸佞的壓榨迫害,在地獄般的黑暗中垂死掙扎,軍人在戰場浴血廝殺獻身明志,書生只能用文字的嬉笑怒罵表達憤怒。有一位叫陳郁的文人填了一闋《沁園春·雪》:
沒巴沒鼻,霎時間、做出漫天漫地。不論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動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張威勢。識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卻恨鵝鴨池邊,三更半夜,誤了吳元濟。東郭先生都不管,關上門兒穩睡。一夜東風,三竿暖日,萬事隨流水。東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這闋詞以雪為題,譏諷賈似道淫威專國。
上片說,突然間,莫名其妙地下了一場彌漫天地的大雪,把茫茫大地蓋成了一色銀白,連高低上下都分不清了,雪神、風神攪在一起,狼狽為奸,大展淫威,弄得不見天日。不可思議的是,有人把這種風雪災難說成是難得一見的祥瑞之兆。
下片借古諷今,用了兩個典故。一是借用唐憲宗時戰將李愬借雪夜掩護,偷襲蔡州,活捉割據藩王吳元濟的掌故,影射當時宋蒙合力在蔡州擊敗金人,是趕走豺狼,迎來虎豹。二是借用周代名臣東郭牙犯顏直諫,不畏險惡,被后世立為諫官楷模的故事,嘲笑當時沒有敢說話的人。
這闋詞借典故揭露當局引狼入室禍國殃民,用風雪肆虐隱喻當時賈似道主政的黑暗,一手遮天迫害異己,制造萬馬齊喑的恐怖局面。詞人對此很憤怒,但卻充滿希望,詞的末尾五句,詞人借太陽總要升起來,司春之神東皇即將歸來,風雪會被化解,眼前的不幸會隨水流而去,表達出溫暖戰勝嚴寒,正義戰勝邪惡的堅定信念。
劉辰翁是南宋末年的大文人,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同鄉、朋友,曾在文天祥的江西幕府執事。因考進士殿試策論中觸犯奸相賈似道,被列入丙等,未授地方官職。宋亡后,至死隱居未出。他有一闋《六州歌頭》堪稱“黑夜閃電”,鋒芒直刺當時一手遮天的奸臣賈似道:
向來人道,真個勝周公。燕然眇,浯溪小,萬世功,再建隆。十五年宇宙,宮中贗,堂中伴,翻虎鼠,搏鹯雀,覆蛇龍。鶴發龐眉,憔悴空山久,來上東封。便一朝符瑞,四十萬人同。說甚東風怕西風。
甚邊塵起,漁陽慘,霓裳斷,廣寒宮。青樓杳,朱門悄,鏡湖空,里湖通。大纛高牙去,人不見,港重重。斜陽外,芳草碧,落花紅。拋盡黃金無計,方知道、前此和戎。但千年傳說,夜半一聲銅。何面江東。
詞的上片說賈似道早年領命抵抗蒙古軍,不敢接戰,向忽必烈乞和,納幣稱臣。蒙古人因內亂退兵后,賈似道隱瞞真相,謊稱大捷,走向權力頂峰。阿諛奉承者嘖嘖稱道:其功至偉,堪比周公,至于后漢追擊單于三千里,在燕然山刻石記功的竇先,唐代平定安史之亂后,在永州浯溪刻石傳世等事件,比起來都不算什么。李白有兩句詩說:“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為虎。”賈似道重權在握,在朝堂之上開始了他十五年的專橫跋扈,指鹿為馬,翻鼠為虎,變蛇為龍。稍有不快,他便深居葛嶺,要挾君王。還假造符瑞,蠱惑民心,使幾十萬人眾口一詞,為他歌功頌德,形成君王被大臣所制的局面,這就是龍變成了魚,而大權在握的臣子賈似道,則由鼠變成了虎。
下片開頭劉辰翁借用白居易《長恨歌》寫唐朝“安史之亂”的句意,寫蒙古人揮師南下,占領了南宋大部分江山。賈似道作為輔佐六歲小皇帝的首席宰相卻置國難于不顧,躲進西湖邊葛嶺私宅,把杭州青樓美女盡數征召到此,過著仙樂繚繞、唱斷霓裳的荒淫生活。管你外面血肉硝煙,蒙古人戰旗插上城頭,他那里依然戒備森嚴,連個送信的人都不讓進去,怕攪了他的雅興。后人有聯云:“一權相占盡西湖風光,十五年斷送國家命運。”
等到蒙古軍快打到南宋京城杭州城下時,賈似道故伎重演,向蒙古人提出稱臣、納幣、保留宋朝的請求,無奈這時蒙古人的胃口已經大大張開,可以吞并整個大宋江山。賈似道用錢買和平的辦法不靈了,天下人也才知道被賈似道騙了十五六年。謊言被揭破,就如夜半一聲鐘,民眾明白了真相,賈似道終于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在被貶途中被會稽縣尉鄭虎臣殺死。
劉辰翁這闋詞用賦的敘事手法,把賈似道賣國冒功、欺騙天下、橫行朝野、荒淫無度的整個過程抖摟出來,加上自己的是非評判和感情色彩,把這個奸賊罵得痛快淋漓,十分解恨。
上述陳郁、劉辰翁對黑暗政治之罵,或婉轉,或直白,都能喚醒民眾,引起正義的共鳴,但畢竟還只停留在書生之言。當時的狀元文天祥在杭州城破,恭帝及一些朝官宮人被蒙古人押解北上之后,與其他一些忠臣義士扶端宗即位,建立流亡朝廷,繼續抗元。文天祥被任命為少保右丞相兼樞密使,駐兵廣東潮陽。有一天他游紀念平定唐朝“安史之亂”功臣張巡、許遠的廟祠,為張、許二公的忠誠感動,在廟壁上題了一闋《沁園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后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這闋詞與其說是贊美張、許二公,不如說是借題發揮,表達自己“為臣死忠”的氣節,可以同他著名的《正氣歌》相輝映。文天祥最后兵敗被俘,關押四年多后,被元人殺害于燕京。其間元人反復用計誘降,文天祥始終堅貞不屈,自稱“狀元宰相只可以身殉國”,真正踐行了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在國破家亡、改朝換代之際,整個社會大部分人在這種大動蕩中,都經歷著巨大的災難。宮女是災難中的最不幸者,她們有的被老主人殺害,有的死于亂刀之中,幸存下來的往往被當做戰利品被勝利者玩弄蹂躪。
北宋滅亡時,徽、欽二帝和大量官員、宮人被金人俘虜北上。南宋滅亡時也一樣,恭帝和大批宮人后妃被押解北上,不同的是勝利者變成了蒙古人。在北上途中,經過開封夷山驛站時,嬪妃中有位才女昭儀名叫王清惠,她在驛站墻壁上題了一闋《滿江紅》,抒發亡國之痛和自身命運的不幸: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輾關山月。問姮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據說這闋《滿江紅》被廣為傳誦,唱誦者無不傷感。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國破之日,官民同災。宮妃雖然不是朝廷官員,但她們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影響是很高很大的。社會頂層尚且如此不幸,中下層的災難就可想而知了。朝代更迭的災難對個人而言雖各有不同,但造成的悲傷痛苦和傷害卻是一致的,這就是這闋詞在當時人們情感上引起深深共鳴的原因。
時代不幸詩家幸,王清惠這闋詞后來被文天祥和他的戰友鄧剡看到,鄧剡有和詞,文天祥更是用其韻有一闋和詞,一闋代作詞,還有對王作的修改詞。汪元量是宮廷樂師,與王清惠關系很好,也步其韻和有一闋《滿江紅》: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恨黑風吹雨濕霓裳,歌聲歇。
人去后,書應絕。腸斷處,心難說。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
此詞和王詞一樣的情感基調,上片追憶往日歌舞升平、沐浴君恩的宮廷生活,在回味中有眷戀,是一種甜美。下片以人去、書絕、腸斷、杜宇啼血痛訴失國之悲,在異鄉土地泣拜嬋娟。這是斷腸之苦。詞中“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兩句對仗極工,前后兩句分別說北宋、南宋失國,有史家的深遠,有凌空鳥瞰的大氣。這都是從王詞衍生出的成就。
上一篇:女真金國元才子——再讀元好問詞
下一篇:山谷率性酒與茶——讀黃庭堅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