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自我,學會掌握積極的心理暗示
有一位著名的足球教練,他帶領的球隊總是能夠獲得比賽的勝利。有記者采訪他是否有什么不一樣的法寶,他只回答了“讓他們擁有足夠的自信”這一句話。記者追問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讓每一個球員都獲得自信,教練娓娓道來。原來,每次上場之前,教練都會要求他的球員回憶自己最得意的一次比賽,讓他們把自己最得意的比賽與一個動作聯系起來,不斷地練習。每當球員做到這個動作的時候,就能夠下意識地想到令自己得意的比賽,然后在每次比賽前都反復地對這個動作進行練習來給大腦足夠多的成功暗示,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
或許會有人說,這樣的故事應該也就是哄騙一下沒有眼界的小孩子吧。確實,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低迷沮喪的時候。在那個當下,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訴自己,只要多多鼓勵自己,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一切就都會過去的。這樣的說辭未免太過空洞,也太過理想。但是,這并不代表“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我們每個人就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單純地依靠意志來克服困難也許太過單薄,也太過虛無。但是只有你對未來的自己有信心,一切才會有更好的開始,不是嗎?
物質決定意識,但是意識也對物質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當你心懷信心和希望的時候,即便遇到了一點小困難,你也可以在短暫的低迷之后選擇迅速調整,重新開始。如果面對困難沒有了信心,可能你就會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更何談取得最終的成功呢?
曾經有很多次,曉暢都在考慮自己動手給年幼的女兒制作輔食蛋糕。然而,曉暢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的時候,收獲了家人一致的“嘲笑”。因為曉暢從小的手工就不是很優秀,偶爾一時興起在家里所作的嘗試也都以失敗告終。曉暢的家人一直勸慰曉暢不要再白白地浪費時間與材料。
然而,這一切并未打消曉暢對烘焙的躍躍欲試。某個星期,曉暢終于提前買好了一切的工具并準備好了所有的材料,準備給女兒制作蛋黃溶豆。周六早上,曉暢興致勃勃地開始了制作。她從網上找來制作食譜,根據教程一絲不茍地調制著配方,直到進入烤箱前的最后一步,一切都進展順利。10分鐘之后,第一鍋溶豆即將出爐,家中到處彌漫著溶豆的奶香味,家人很高興,為曉暢的嘗試成功歡欣不已。然而,等到烤箱停止運轉,真正將溶豆拿出的時候,才發現并不是每一個溶豆都變成一顆飽滿的小豆子。中間區域的溶豆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傷。曉暢立刻積極地嘗試了第二鍋,誰知第二鍋溶豆放進烤箱剛剛不到5分鐘就聞到了焦味。曉暢立刻打開烤箱將溶豆取出來,但是已然改變不了溶豆變焦的事實。曉暢并不氣餒,立刻開始了第三次嘗試,沒想到第三次還是一樣的結果,剛剛放進去一兩分鐘,有的溶豆就出現了烤焦的情況,而有的溶豆還沒有變熟。眼看著曉暢的嘗試一次次失敗,家人終于按捺不住,開始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增加了曉暢內心的焦慮。
然而,焦慮并沒有改變任何事實,也沒有解決溶豆一進入烤箱很快就變焦的問題。一次次的嘗試帶來的勞累以及家人七嘴八舌的反對聲音讓曉暢越來越沮喪,一度想要放棄。在情緒即將爆發的臨界點,曉暢逼迫自己冷靜下來,先休息一下,養精蓄銳,調整一下心情,再重新嘗試。午后,曉暢的家人都在午休,曉暢再一次地進行了嘗試,結果太心急,原料沒有打發好,材料在進入烤箱之前就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更不要說后續的步驟了。這一下,曉暢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看著廚房臺面上被浪費的材料,曉暢的內心無比難受。難受之下,她將所有調制好的材料扔進了垃圾桶,再也不準備嘗試。
傍晚,曉暢躺在床上開始思考:如果這一次選擇了放棄,可能還要再過很長一段時間自己才會有心情重新開始嘗試。并且這一次遇到的問題并沒有解決,下一次的嘗試還是會有失敗的危機。想到這里,曉暢立刻起身準備再試一次。她給自己打氣:這一次,一定會成功。家人看到曉暢從沮喪中走出來也很高興,紛紛為曉暢打氣加油。這一次,曉暢選擇了用輕松自信的心態來面對可能遇到的問題。在之前頻頻出現誤差的階段,曉暢果斷進行了新的調試,或許是時運逆轉,或許是由于多次的練習而水到渠成,這一次的溶豆成功了。廚房里彌漫著誘人的香氣,烤箱內的溶豆像一個個快樂的小胖子微微顫抖。溶豆順利出爐,曉暢也終于做出了完美的溶豆。
很多時候,在遇到困難的當下,我們的心情都會是沮喪并且灰暗的。但其實,親愛的朋友,一次的失敗并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沮喪心情下的所思所想也大多不是理性并正確的。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我們總是很容易就陷入“全世界的人都要拋棄我了”“人生哪里都失敗”這樣的負面情緒中,所以在沮喪的當下,不要作出任何決定,而是堅定地告訴自己:保持積極,保持自信,一切都會好的!最終,等你走出陰霾,回頭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人生的確如此,是否快樂其實完全取決于你的心態。只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任何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或許根據災難程度的不同,努力恢復以及等待的時間會有所偏差,但是人生必定只會越來越好。
上一篇:解碼青春期抑郁癥
下一篇: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啟動人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