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青春期抑郁癥
孩子小升初時以第一名的成績入校,但上初中時喜歡上玩游戲,結果中考前因緊張焦慮,成績離重點線差20分。上高中以后,開始厭學,找當地心理咨詢師咨詢七八次后沒效果,上了一學期便休學在家,后又兩次嘗試到校,各上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一直休學。平時在家里經常難過,感到無力無助,沖動時就摔東西,失眠、心慌、膽小,精力無法集中,無所事事只好打游戲,有時提到不如去死可又不敢。孩子現在這樣子,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心理學家認為,案例中的孩子是患了青春期抑郁癥。與身邊的同齡孩子關系差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癥,除了人際關系導致的抑郁情緒積累之外,學習壓力大、與老師關系差、父母婚姻破裂等,都對孩子產生很深的影響。
抑郁癥主要是指以情緒抑郁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礙,不但包含郁郁寡歡、憂愁苦悶的負性情感,且有怠惰、空虛的情緒表現。不過人們經常會誤以為抑郁癥只會發生在有自我意識能力和情感豐富的成人身上,而不會發生在青春期孩子身上。抑郁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有害,會使孩子過度敏感,對外面世界采取回避、退縮的態度,同時還可造成兒童身高發育不良。
青春期孩子的世界應是繽紛多彩的,充滿快樂和歡笑的,但是有的孩子在這個美好的年紀卻總是郁郁寡歡。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孩子經常被抑郁的情緒所侵襲,嚴重者就會成為抑郁癥患者。無疑,這是一個令孩子本人和父母都感到痛苦與困惑的問題。作為父母,應該怎么樣幫助孩子遠離“抑郁”的陰影呢?
小貼士
1.讓孩子感到溫暖
心理學家認為,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持久動力。平時生活中,父母要常常檢查自己的情緒,避免自己身上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學會尊重他,順暢地和孩子溝通,為他創造一個親密、融洽、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體會到家里的溫暖和安全。
2.讓孩子多與人交往
父母平時要真誠待人,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教會他與同齡孩子融洽相處,多組織孩子間的情感交流活動,培養孩子廣泛的愛好和樂觀寬容的性格,享受友情的溫暖。
3.培養孩子好的性格
平時父母需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并恰當地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在困境中尋找精神寄托。
4.尊重孩子的興趣
平時父母要適當給孩子一些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不要過分縱容孩子或太過苛求,應按照他自身的能力和興趣來培養他們。
5.糾正孩子認識上的偏差
假如孩子已經出現抑郁癥狀,父母要給予他適時的積極暗示,教導孩子理智調節自己的情緒,糾正認識上的偏差。父母可以尋找一些令他開心或振奮的事情,讓愉快的事情占據孩子的時間,以積極的情緒來抵消消極的情緒,引導孩子適當地發泄內心郁悶的情緒。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及時找心理專家咨詢,予以積極的治療。
6.時刻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
假如孩子在學校或外面風光無限,非常活潑,但是在家的時候卻總是唉聲嘆氣、異常頹廢,完全與學校的情況判若兩人。作為關心孩子的父母,需要擔心孩子是不是有“隱形抑郁癥”的問題。
上一篇:竭心盡力,專注于眼前事
下一篇:調整自我,學會掌握積極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