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讓你一往無前
年幼的時候,我很喜歡寫作,夢想成為一名作家。我知道,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必須讓自己經歷豐富,擁有足夠豐富的素材庫。后來,我卡在了“如何讓自己經歷豐富”這件事情上。我的父母都是傳統保守的農村人,每日辛苦的勞作都是為了讓我們吃飽穿暖,過上更好的生活,只是無奈見識所限,能力有限,終其一生的辛勞也只能讓我們姐妹維持溫飽,順利大學畢業。年幼的我雖不懂該如何改變,卻很懂事和孝順,自知父母的辛勞,最不想因為自己的額外需求給父母造成更多的負擔。因此,盡管幼時的我很想出去旅游,很想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每天零食不斷,卻很少在父母面前表露出來,更不會提出會花費很多的錢的請求。
而當我長大后,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把“想要成為一名作家”這個夢想跟他們交流的時候,我卻受到了無情的嘲笑。幾乎所有的朋友都跟我說:你父母的文化水平在這,你所處的環境就是這個樣子,你能怎么辦?他們說的的確都是事實,而我也知道,正因為我們關系足夠好,他們才會在我面前直言不諱。但是,盡管有這些不可否認的事實,對于他們的結論,我卻不敢茍同,也從心底里絕不認同。
于是,當時的我攢了很久的零花錢,終于在邁入高中生活之前,給自己買了一本心心念念的《新概念作文集》和其他的文學名著。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對這些書籍愛不釋手。暑假的每一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書海里面暢游。通過這些書籍,我知悉了很多認知范圍以外的其他世界,更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曾知曉的美好世界,也令我對于自己夢想的追求更為堅定。
高中的時候,繁重的學業和被視為人生頭等大事的高考令當時的我不得不將大部分的時間用于課業。當時的我雖未成年,卻也深深知道:唯有讀書才能改變我的命運。隨后,順利考進理想大學的我將大部分的空余時間奉獻給了學校的圖書館。時至今日,現在的我仍然在這條夢想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并樂此不疲。我不說自己已經小有所成還是一直失敗,我只依據自己的內心,在不斷地向前邁進。
夢想是什么?這個問題我想過很久。最終的回答是:我的夢想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精神狀態,一種能讓自己獲得內心安寧的正確行動。當我埋進書海的時候,我便能獲得內心的寧靜,便能不再焦慮于自己的一事無成,便能感受到自己在這茫茫世界中存有一席之地。
人生就是這樣,不是第一,我們需要努力成為第一。不是因為第一的虛榮,而是因為第一代表著不同階段的頂峰,我們需要鼓勵自己勇攀巔峰。再者,即便已經取得某個第一,也永遠可以做得更好。因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論在何時何地,努力總歸是我們永遠不會錯誤的人生態度,因為只有不斷地努力,我們才有可能實現人生的跨越。
記得大一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同學在我們的班級會議上立下“豪言壯語”:“最遲在35歲以前,如果我還不能使自己脫離平凡,我就自殺。”當時的我們有人為他的執著而感動不已,有人為他的執拗不置可否,也有人等著看他的笑話。私以為,我們的人生不甘于平凡是一件好事,它讓我們保持向上的人生姿態,是我們生命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更是我們社會不斷進步的內在階梯。然而,如果一味追求功利,我們只會被名聲所累,最終只會陷入功利的泥潭之中,將平凡可貴的人生看得丑陋粗鄙。不可否認,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充滿了成功的機遇卻也面臨更多的風險。既如此,平凡的我們,沒有家境,沒有背景,沒有很牛的叔叔伯伯保駕護航,唯一能夠依賴的便只有努力的自己,不斷向上的自己,永遠不甘于平庸的自己。
親愛的朋友,請你相信我一直堅信的:只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的確,這世界上總是有很多我們即便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夠達到的事情,生命中也總是會有很多令我們笑不出來的時刻,但是,只要堅持努力,最終你會發現,凡事只要咬緊牙關,挺一挺,忍耐一下,一切終歸都會過去。親愛的朋友,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張答卷,寫在這答卷上的每一個字都沒有橡皮擦可以更改。只有付出腳踏實地的真實努力,才能取得別人沒有的成就,享受別人沒有的歡樂與收獲。盡管努力并不一定代表成功,但是只有放開手腳,努力去做,才能讓我們人生的答卷少些遺憾,多些精彩,不是嗎?
上一篇:努力,是為了更多的選擇
下一篇:勤于讀書,讓讀書豐富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