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恐懼是自己營造的心靈監(jiān)牢
人心很容易被種種煩惱和欲望誘惑,結(jié)果往往是自己給自己帶上心靈的枷鎖,然后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抹殺自己的特色,開始感到恐懼,向逆境低頭,最后承認自己的失敗,將自己放逐在無盡的失敗感中。
英國詩人彌爾頓曾說過:“心靈有他自己的地盤,在那里可以把地獄變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的確,如果我們不懂得克服心中的恐懼感,就有可能使心靈變成自己的監(jiān)牢,把自己封禁起來。
長發(fā)公主樂佩有一頭長長的金發(fā),她自幼便住在一個偏遠的高塔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婆天天念叨樂佩長得很丑,她便信以為真,不敢出去見人,還將自己囚禁起來。
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塔下經(jīng)過,他被樂佩公主的美貌驚呆了,從這以后,他天天都要到這里來,陪長發(fā)公主說話。長發(fā)公主從王子的眼睛里認清了自己的美麗,同時也從王子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自由和未來。有一天,她終于放下頭上長長的金發(fā),讓王子攀著長發(fā)爬上塔頂,把她從塔里解救出來。
故事中,囚禁長發(fā)公主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聽信了魔鬼的話,以為自己長得很丑,不愿見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其實,人在很多時候不就像這位長發(fā)公主嗎?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我們就猶如一只游動的魚,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深海中,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們遇到了珊瑚礁,然后自己就不愿再動彈了,并且吶喊著說自己已經(jīng)陷入絕境了。想想這有些可笑吧!自己給自己營造了心靈的監(jiān)牢,然后鉆進去,坐以待斃。那么,我們要如何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情緒呢?
1.勇于面對未知的事物
為什么會感到恐懼?因為人們對未知事物的不了解,容易產(chǎn)生緊張不安的情緒,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自身知識的局限性。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開拓視野,了解未知的事物,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你學得越多,了解得越多,就會明白所謂的“未知的恐懼”都是因為自身的局限性。
2.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自古以來,弱小誠服于強大,強大就有足夠的力量,克服恐懼上這一點也十分重要。你會感到恐懼是因為你從心底察覺到了自己的弱小,也許表面上你還并未發(fā)覺,或者不敢、不屑于承認,但不可否認,強大的人比弱小的人會更有安全感,面對恐懼的事物也會更勇敢一些。
3.轉(zhuǎn)移注意力
恐懼的時候精神容易集中,并且神經(jīng)變得緊張,產(chǎn)生不安和惶恐的情緒,這個時候不妨試著轉(zhuǎn)移一下注意力。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試著看看電影電視劇,記得要選擇輕松爆笑一類的,也可以聽聽音樂,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手,聽舒緩的調(diào)子,想象一下你心底的那個人正在對著你微笑。當然,也可以選擇看一下窗外的風景,研究一朵花的飄落,如果這些都無法做到的話,盯著一面墻,想象一下它的歷史,從最初的磚塊到現(xiàn)在潔白的墻面……總之,就是不理會令你恐懼的事物,分散注意力。
4.預想最壞的結(jié)果,估算自己的承受范圍
一般而言,會感到恐懼,追根究底,是因為我們害怕承受未知事物給我們帶來的后果。如果我們能預想到未知事物給我們帶來的最壞結(jié)果,并且估算出自己的承受范圍,再想一想,其實也沒有那么恐懼了對不對?
5.性格變得更開朗一些
有句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性格是一件比較為難的事,這里并非叫你扭曲自己的性格,一蹴而就,而是在原本的性格基礎(chǔ)上稍微開朗一點,試著接納和自己有著志趣相投的朋友,那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們有聊不完的話題。總之,朋友會讓人變得樂觀向上,減少恐懼情緒的滋生。
人的一生的確充滿許多坎坷、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靈的監(jiān)牢所監(jiān)禁。而心牢,是殘害我們心靈的極大殺手,既然心牢是自己營造的,我們就有沖出心牢的能力。那么,就讓我們自己動手,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拆除心靈的監(jiān)牢,掙脫心靈的枷鎖,還自己以亮麗的心靈吧!
上一篇:你的憂慮不過是杞人憂天
下一篇:你的獨特之處就是你競爭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