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僅要學會堅持,還要學會放棄和變通
有人說“成功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然后放棄”,這句話教給我們如果一件事情本身沒有堅持的必要了,或者不適應這個時代,那么我們就要學會變通,學會放棄。在工作中也是一樣的,如果再三堅持,我們沒有任何進展,或者收益并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么換一份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也許會有更好的結果。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在別處打開一扇窗”。年輕人要學會適當變通,只要不是自己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工作無法繼續,而是所在單位整體氛圍的問題,我們就沒有必要妥協,跳槽對于我們來說,倒是一份福祉。
工作很重要,但是它比不上一個人的人生重要,比不過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重要,如果工作單位的企業文化和你的信念,與你的傳統文化意識有沖突,那么在這種氛圍里,你會受到極大的摧殘。
有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后曾在一個日企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他每天上班前都要哭一場,工作對于他猶如煉獄,3個月他連瘦了10斤,精神抑郁。他本人和日企文化之間有著不可能融合的鴻溝,日企文化嚴謹,做事一板一眼,工作強度和壓力都非常大,這和他散漫的性格格格不入,他需要有張有弛的工作環境。他的家人實在看不下去,逼他辭了職。后來,他去了一家創意型公司,精神愉悅了不少,工作也有了很大進展。
無論如何,也不應該鼓勵年輕人輕易跳槽,但是,如果有非跳不可的理由,或者有更好的選擇,抑或是能夠幫你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跳槽就是一種理智的行為。能夠積累經驗固然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這個時代允許人們更快地實現自我價值,允許人們有更多的選擇,所以一旦機遇來臨,你完全可以毫不猶豫地抓住它。
工作只是一個平臺,它的意義在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于你對于這個世界的貢獻。如果有一個崗位,你可以更快地、更多地奉獻自己,做出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對于你來說不是更好嗎?對于工作,我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別人來說是好工作好機會,對于你來說也許一文不值,所以,如果你決定跳槽,就必須找到絕對不能容忍的原因,而不僅僅是借口,同時還要為自己找好退路,莽撞的跳槽和辭職是不妥當的。
跳槽固然意味著機會,但同時也有巨大的風險,想要跳出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跳出更好的薪酬待遇,就要在跳前弄明白你想去的行業、公司的具體狀況,做好各種規劃,不能盲目地跳槽。
首先,在跳槽之前弄清楚自己離開公司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才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單位。例如,因為你不喜歡不適應這個行業,學不能致用而跳槽,那么跳槽的同時你還面臨轉行;如果你是因為不能融入企業文化而跳槽,在收集將要去的公司資料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公司文化和你自身意志的一致性;如果你是因為經過努力可人際關系仍然無法融洽而跳槽,那么你最好經人介紹而找工作,避免進入一個你仍然不能融入的環境;如果你是因為另一個公司的待遇更好,發展前景更廣闊而主動跳槽,你最好了解清楚他們公司是否有你最不能容忍的狀況存在。
弄清楚自己真正跳槽的原因之后,必須對跳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跳槽的結果不一定是好的,也許會越弄越糟,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不會在將來后悔。在決定跳槽之前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需要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問自己幾個問題:我需要入哪個行業?從事什么職務?這種職務需要哪些技能和專業知識?我能否勝任?是否有進修機會?職業前景是否良好?我為此愿意承擔怎樣的壓力?如果這次跳槽失敗,我準備在多久以后著手下一次跳槽?想清楚自己適合做什么,對于跳槽是非常關鍵的。
其次,你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搜集一些未來希望待的公司的情報,例如,定期瀏覽招聘網站,了解就業市場的情況;利用自己的關系網了解自己希望進入行業和公司的基本狀況,如待遇情況、公司文化、人際狀況等;或者通過獵頭,尋找你覺得滿意的工作崗位。列出一張有可能的雇主清單,通過信件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和他們進行交流。
最后,準備好這些以后,你就要真正把跳槽提上日程了,和原有的公司善始善終地結束關系,也是一門學問。弄清公司規定雇員最好多長時間以前提前向公司遞送辭職報告,合同中是否涉及違約金狀況。做好離職過渡期的安排,不要在最后的時間里和原公司起沖突。好聚好散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不要惡言冷語。當然,可能在最后的時候,會有一份報告,如指出公司存在的不足,這點盡管坦然指出,但語言最好含蓄溫婉,而有建議性,這是你為公司最后能做的一點事。
30歲以前,我們大概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職業探索階段,二是職業發展階段。我希望年輕人在探索階段的時候,要以融入工作環境、適應競爭為主,少跳槽,降低職業探索成本;而在職業發展階段,我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夠跳槽一兩次,找到自己適合的、有發展前景的工作。
上一篇:任何成功,都始于平凡和簡單
下一篇:善于借力,有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