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意識到自己不足的時候,也就是成長的時候
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有敢于承認不足的勇氣,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是一種期待成長的勇氣。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就能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實力,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人們對于新事物總有一個從無知到有知、由淺入深逐步認識的過程。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是無限的,而一個人無論多么聰明,多么有才華,他的知識和本領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應該謙虛一些,多向別人學習。
真正謙虛謹慎的人,必定會做到虛懷若谷。俗話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驕傲自滿的人,往往是那些肚子里沒有多少“貨”的人。更可悲的是,這些人往往沒有自知之明,總以為別人不如自己,常以“自己天下第一”自居。其實,恰恰因為這些人的無知,才使他們變得狂妄而可笑。這樣的人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聞一多說:“我們不怕承認自身的‘弱’,越知道自身弱在哪里,越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力加強它。”虛懷若谷的人,不會被頭上各色各樣的光環所蒙蔽。他清楚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失敗與成就。他能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更能以寬廣的胸懷接受他人的批評,甚至為批評自己的人鼓掌。
著名科學家玻爾就是這樣一個極其尊重他人但又非常堅持真理的人。當他想提出不同意見時,他常常預先聲明:“這不是為了批評,而是為了學習。”這句話后來成為一句名言被人印在一期物理雜志的封面上,作為獻給玻爾的生日禮物。一次,有人發表學術演講,效果非常糟糕,但玻爾仍然熱情地對演講者說:“我們同意你的觀點的程度,也許比你所想象得還要大!”玻爾同愛因斯坦展開過一場為期近三十年的學術大爭論,兩人的觀點完全對立。但愛因斯坦認為,在反對他的觀點的陣營中,玻爾是最接近于公正地處理他所代表的學術觀點的人。玻爾的這種態度及他在為人方面的其他杰出表現,不但有助于他取得巨大的學術與教育成就,而且使他深受人們愛戴,他的為人比他的科學教育成就更為人們所仰慕和歌頌。
謙遜意味著我們要養成善于正確看待自己優缺點的習慣。中國有句古話,學海無涯苦作舟,告訴我們面對知識的海洋,個人的見識是多么渺小。無論別人怎樣夸獎你,你都要明白,你還遠不是個盡善盡美的人。驕傲是人類的勁敵,如果不戰勝它,就會毀了我們自己。
在上海舉辦的APEC會上,比爾·蓋茨說:“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你成功發展的基本條件,無知就等于無能!”同樣,在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里,刻著一句傳誦千古的話:認識你自己!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它給出了一個最好的詮釋:“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正是蘇格拉底這種謙虛心態,成就了他深厚的哲學思想,澤被至今!
永遠追求進步可以為成功提供持久的動力,創造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考結合起來,就能創造色彩斑斕和充滿活力的生活。阿里巴巴的創立者馬云曾說自己是一個“三天沒有新的想法就難受”的人,他雖然不懂互聯網技術,卻成為電子商務的領軍人物。相反,自滿的人不會擁有繼續前進的動力,優秀和卓越也會離他而去。因此,哪怕我們已經有所成就,也有必要始終保持一種危機感,不斷追求進步,不斷有新的作為。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費盡心血,算出“萬有引力定律”,卻沒有急于發表,而是繼續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數年,又研究了數年,埋頭于數字計算之中,從未對任何人講過一句。后來,牛頓的朋友,大天文學家哈雷(彗星的發現者),在證明一個關于行星軌道的規律遇到困難時,專程登門請教牛頓。牛頓把自己關于計算“萬有引力”的書稿拿給哈雷看。哈雷看后才知道他所要請教的問題,正是牛頓早已解決、早已算好的問題,心里欽佩不已。
在1684年11月的一天,哈雷又到牛頓的寓所拜訪。當談到有關天文學的學術問題時,牛頓拿出論證“萬有引力”的論文,請哈雷提意見。哈雷看后,對這部巨著感到非常驚訝。他欣喜地對牛頓說:“這真是偉大的論證,偉大的著作!”他再三奉勸牛頓盡快發表這部偉大著作,以造福于人類。可是牛頓沒有聽從朋友的好意勸告去輕易地發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經過長時間的一絲不茍的反復驗證和計算,確認準確無誤后,才于1687年7月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于世。
如果你過分注重或滿足于一次小小成功所帶來的驚喜與榮譽,那只會束縛超越自己的能力。你應該不時地發覺自身的不足,向自己來一次全新的挑戰;然后通過不懈的努力,來彌補那些缺陷,使自己生命的軌跡不斷向前。
越是有成就的人,態度越謙虛,相反,只有那些淺薄的自以為有所成就的人才會驕傲。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當我從事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晚上睡前總會拍拍自己的額角說:‘如今你的成就還是微乎其微!以后路途仍多險阻,若稍一失足,就會前功盡棄,勿讓自滿的意念侵吞你的腦袋,當心!當心!’”這就告誡人們要謙虛,尤其是稍有成就時應格外小心,不要驕傲。
要想取得成功,不但要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的渴望,還必須有敢于承認不足的勇氣,之后正確地評估自己的目標和能力,然后模仿、運用、調適。敢于承認不如人,是一種期待成長的勇氣,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自信。只有這樣,才能最后勝于人。
一個人聰明、有才華是好事,但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可能會被聰明所累、所誤。相反,一個才能平平的人,如果能夠做到謙虛謹慎,虛懷若谷,并且努力學習,也能成為一個受成功青睞的人。
上一篇:你總會失去什么,何必偏執呢
下一篇:你感覺事事不順眼,是因為你修養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