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找到了捷徑
美國大名鼎鼎的管理學家彼得提出了木桶理論,從此讓人們意識到,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非取決于木桶中最長的那塊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由此一來,我們也可以說最短的那塊板決定了這只木桶的價值。木桶理論往往被運用在組織管理中,在需要很多人合作的團隊里,能力最弱的人就是木桶的短板。因而要想提升整個團隊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須從短板下手,才能做到卓有成效。
現代社會,木桶理論被運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和場合。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如今卻蘊含著深刻的理論知識和內涵。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團隊中木桶理論是很適用的,但是對于個人而言,難道我們要放棄優點,一味地只去彌補缺點嗎?難道缺點得到提升之后,就一定意味著我們的整體水平和能力都上升了嗎?對于個人而言,木桶理論并非完全適用。只有在優點和缺點之間出現必然相關的時候,彌補缺點才能提升我們的整體水平,如果優點和缺點互不影響,那么我們更應該優先發展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讓我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也才能幫助我們獲得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現代社會,不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謂核心競爭力,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能夠拿得出手的能夠與他人一較高下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核心競爭力必須是我們的優勢,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也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假如拿出我們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作比較,一定是以慘敗作為結束。因而,發展自己的優點作為核心競爭力,是智者所為,也是最好的選擇。在優點和缺點并不必然相關的情況下,也就是說缺點并不影響我們優點的發揮時,發展優點,讓優點發揚光大,成為我們的殺手锏和必殺技,這才是最重要的。
朋友們,你們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嗎?要想在人才濟濟的公司里脫穎而出,要想給上司或者領導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他們的認可和賞識,具備核心競爭力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也是聰明人一定會選擇的捷徑。
大學畢業后,小凡經過面試,得到機會進入這家公司工作。當時,和小凡一起進入公司的應屆大學畢業生還有9個,加上小凡總計10個人。進入公司沒多久,小凡就無意間得知等到3個月的試用期一到,公司只會留下最優秀的3個人,其他人只能結束試用走人。誰也不想再次重復找工作的艱難歷程,因而小凡加倍努力,想從10個人中脫穎而出。在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后,小凡發現自己并沒有引起主管的注意。他思來想去,決定改變思路,重新制定獲勝的策略。
小凡發現,自己在這10個人中除了勤奮之外,并沒有獨特之處。偏偏其他人也很勤奮,這讓小凡無計可施。一個偶然的機會,小凡和大學里的一個師哥說起此事,師哥馬上點撥小凡:“你應該發揮自己的特長啊,這樣才能表現出你的不可取代。否則,勤奮也好,大學學歷也好,你有的別人也都有,主管又怎么會對你刮目相看呢!”師哥一語驚醒夢中人,小凡經過慎重思考,意識到自己的特長就是能說會寫。因而,當主管嘮叨著還有個年終報告沒有寫好時,小凡毛遂自薦:“主管,您把相關數據和文件給我,我來幫您寫吧!”主管狐疑地看著小凡,似乎不相信小凡這個毛頭小伙子能夠承擔起這么艱巨的任務。但是看到小凡堅定不移的目光,主管也的確沒有時間完成報告,因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相關資料給了小凡。小凡似乎看透了主管的擔心,說:“放心吧,主管,我會盡快給您,這樣萬一您覺得不合適,也可以及時完善和更改?!甭牭叫》策@句體貼入微的話,主管才露出了笑容。
一天之后,小凡把自己連夜寫好的年終報告交給了主管,看著洋洋灑灑的五千字,主管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小凡在一天的時間里寫好的。當看到報告內容翔實、條分縷析,主管不由得拍案叫好。就這樣,以后遇到需要動筆頭的事情,主管第一時間就想到小凡。自然,小凡在3個月試用期滿之后順利留了下來,后來主管還把小凡提升為自己的助理。
在這個事例中,小凡之所以能從10個新進職員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長,這也讓主管意識到小凡是不可或缺的,更是不可替代的。由此一來,小凡自然能夠如愿以償地留在公司,還因此被提升為主管的助理,可謂意外的驚喜。
現代社會人才濟濟,大學生也不再像幾十年前那樣稀缺,因而每個人從走出大學校園開始,很有可能就要面臨失業。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個人要想在這個社會上站穩腳跟,就必須尊重競爭的本質,也要過五關斬六將,符合競爭的規律。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競爭也像是一把雙刃劍,既會淘汰人才,也能夠激勵人才,讓人在殘酷的競爭中不斷進取,提升和完善自我,從而出類拔萃。歸根結底,我們要想在諸多人才中嶄露頭角,就必須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使其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讓我們如愿以償地達成所愿,獲得成功。
上一篇:樂觀讓人生煥發光彩
下一篇:克服內心的恐懼,做最強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