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金戰爭(111~14年)
成吉思汗六年至窩闊臺汗六年(1211至1234年),蒙古國攻滅金朝的戰爭。
成吉思汗六年至十年(1211至1215年),蒙古軍多次攻金,經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合堡(今河北懷安東南)等激烈戰斗,大量殲滅金軍主力,攻掠中原、遼西等地,并于十年五月占領中都(今北京),迫金宣宗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十一年(1216年),成吉思汗為探明金朝實力,命三摸合拔都率萬騎,進克潼關(今陜西潼關北)、汝州(今屬河南),奔襲南京,因金援兵趕到,遂渡黃河北去。
十二年(1217年)八月,成吉思汗命木華黎率汪古部、兀魯特、弘吉剌等10軍及乣、漢諸軍自中都南進,并諭其招納中原豪杰,建置行省。木華黎父子遂重用降將,委以要職,并通過他們攻取了今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等大片地區。二十一年,金哀宗為集中兵力抗蒙,停止攻宋,通好西夏,全力西守潼關、北守黃河,蒙金兩軍遂成隔河對峙局面。
窩闊臺繼位后,利用宋金世仇,聯宋滅金。窩闊臺汗三年(1231年)二月,蒙古軍用砲400座攻破金西面要地鳳翔(今屬陜西),為其繞道宋境、迂回攻金建立了基地。秋,蒙古軍分兵東、西、中三路攻金,威逼南京。金哀宗急調河防守軍20萬至鄧州禹山地區阻擊。十二月,拖雷部與金軍戰于鄧州失利,遂棄鄧州北進。金軍尾其后北上。拖雷置主力于金軍必經之地鈞州(今河南禹州)西南三峰山設伏,并以3,000輕騎誘金主力入伏。四年正月,金軍進至三峰山,人馬疲憊不堪。時口溫不花等率軍來會拖雷。拖雷遂向金軍發起進攻,全殲金軍精銳15萬。三月,窩闊臺遣大將速不臺率軍3萬圍南京,用砲數百門攻擊,守城軍民以震天雷、飛火槍抗擊,激戰16晝夜,雙方傷亡慘重。八月,蒙古軍在鄭州附近殲金軍10余萬。十二月,金哀宗見京城糧盡援絕,便率少數臣僚和將士逃往歸德(今河南商丘)。五年正月,金南京守將獻城投降。六月,金哀宗逃往蔡州(今河南汝南)。八月,蒙古使者與南宋達成聯兵滅金協議。南宋出兵攻占金壽州(今安徽鳳臺)、唐州(今河南唐河)等地。九月,蒙古兵馬元帥塔察兒率部圍攻蔡州。十一月,南宋應約派江陵府副都統制孟洪率軍2萬,與蒙古軍會師蔡州城下,聯兵攻城。六年正月十一日,破城,金亡。
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善于利用矛盾,聯此擊彼,各個擊破;采用聲東擊西,多路出擊,迂回夾擊,突襲殲敵等戰法,終于滅金。
蒙古軍攻擊圖(繪畫)
上一篇:《蒙哥攻宋之戰(15~159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遼東半島之戰(1894年10月~1895年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