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進攻上海一(1860年5~8月)
1860年(清咸豐十年)至1862年(清同治元年),太平軍為奪取上海及鄰近地區(qū)所進行的兩次作戰(zhàn)。
1860年5月,太平軍再破清軍江南大營后,揮師東進,直指上海。上海有英、法等國“租界”,亦是清朝海關餉銀重要征收地。當太平軍連克昆山、嘉定、青浦、松江等地,逼近上海時,江蘇巡撫薛煥一面組織清軍和由華爾統率的“洋槍隊”進行防御,一面請求在滬的英法侵略軍協守縣城。7月中旬,華爾洋槍隊攻陷松江,8月初進犯青浦。忠王李秀成自蘇州來援,于青浦大敗洋槍隊,12日奪回松江。旋由青浦、松江發(fā)兵挺進上海縣城。李秀成對外國侵略者與太平軍為敵估計不足,又寄希望于援滬的兩廣清軍投誠內應。18至20日,連續(xù)逼近城垣,均遭英法軍猛烈射擊,傷亡甚重。李見攻城無望,只得撤兵。
1862年1月,李秀成在攻占杭州后,再次率軍多路北上進攻上海。同時,駐蘇州的逢天義劉肇均率部東進。至1月下旬,分別占領了青浦、奉賢、南匯、川沙。西路前鋒進抵吳淞、南翔一帶,東路進抵高橋、周浦、肖塘等地,形成了對上海的包圍。為不使湘軍從天京外圍(今江蘇南京)分兵,清朝廷諭令薛煥聯合駐滬英法侵略軍共同防守上海。時上海及周邊地區(qū)有4萬余清軍兵勇,而華爾的洋槍隊也有1,200人,以松江為基地。
自2月下旬,清軍與英法侵略軍集中兵力逐一向上海周邊的太平軍據點進攻。至5月20日,先后攻占高橋、肖塘、周浦、南翔、嘉定、青浦、南橋、拓林等地。3月中旬,李秀成在蘇州獲悉圍上海的太平軍各營壘逐一受挫,即令太平軍先攻七寶、泗涇,斷上海與松江之聯系,繼攻松江,再圍上海。4月上旬,在清軍與侵略軍的聯合反擊下,太平軍在上海外圍和七寶、泗涇附近的營壘全部被攻陷。5月初,署江蘇巡撫李鴻章的淮軍6,500人抵滬,給太平軍帶來更大的壓力。
5月17日,李秀成率大軍在太倉城東大敗清軍,旋分兵反攻。26日收復嘉定,28日攻占泗涇、七寶等要地,6月9日奪回青浦,進圍松江。因久攻不下,17日撤圍,主力進向上海。18日與淮軍戰(zhàn)于虹橋等處,不勝,退回泗涇。此時,李多次接到要其回救天京的旨令,遂將上海戰(zhàn)事交予慕王譚紹光指揮,自率大隊回蘇州。
李秀成在天京危急之時,用兵于僻處一隅的上海,雖然給清軍和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但在戰(zhàn)略上是失策的。
大敗洋槍隊(國畫)施大畏
上一篇:《太平軍進軍南京(1851年1月~185年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孫恩、盧循起義(99~411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