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國時期
從明朝后期一直到清代和民國時期,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交流已不如從前那樣轟轟烈烈。對此,季羨林先生說:“我們中國同西方的交通對象一一更換。我們不得不丟開昔日文化交流的伙伴,被迫眼睛看著歐洲,另尋新歡了。簡而言之,這就是我說的‘大轉折’。”又說:“明清之際開始的大轉折,改變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流’的性質。中國同歐洲的交流,成了一股激流,而同有傳統交流關系的亞洲國家的交流,則成為一股涓涓細流,沒有中斷,但不強烈,大有若斷若續之概。”①情況正是如此。到了鴉片戰爭之后,中國對印度的關注多了,特別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期間,中國更加注意印度,同情印度人民,并把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當做中國的前車之鑒。從這時開始,中印兩國人民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在進行著各自民族民主運動的同時,也進行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直到最后取得勝利。也就是說,從清朝末期到民國時期,中印文化交流又有了新的轉機,這中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件。在這里,我們只能說說大概情況,介紹幾件重要事件和幾個重要人物。
① 《中印文化交流史》,第157、158頁。
上一篇:《本草綱目》的記載
下一篇:中國茶葉與印度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