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石門及摩崖石刻》陜西名勝簡介
在漢中市北褒谷南端距谷口3.5公里七盤嶺下。據(jù)《輿地記》記載,石門在褒中之北、漢中之西,是為全蜀之險。據(jù)《縣志》記載,石門在北雞頭關(guān)下,此門通,可避七盤之險。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褒水東南徑大石門,歷故棧道,下谷又東南歷小石門,門穿山通道,六丈有余刻石萬言。漢明帝(劉莊)永平中,司隸校尉犍為楊厥之所開。逮桓帝(劉志)建和二年(148年),漢中太守同郡王升琢石頌德。
石門南洞高3.45米,北洞口高3.75米,底部通寬4米,全長16.3米,其石門兩壁和石門南褒河兩岸崖上,歷代官員和文人學(xué)士留詩題名及其《石門頌》、《楊淮表》、《袞雪》等珍貴著名石刻甚多。《石門頌》刻于東漢桓帝建和二年,《袞雪》為東漢獻(xiàn)帝劉協(xié)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為曹操取漢中時所書,這些書法,造詣很高,為研究我國文字和書法藝術(shù)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石門石刻原有百余種,是內(nèi)容極為豐富的石刻,現(xiàn)在尚可辨認(rèn)的還有60余種,除一處半浮雕觀音造像外,余皆為漢、魏、宋、明、清、民國時代遺跡。這些珍貴石刻在解放后1969年修石門水庫時,移至漢中市漢臺漢中市博物館內(nèi)保存。
《漢王升石門頌》和《魏王遠(yuǎn)石門銘并序》,據(jù)《關(guān)中勝跡圖志》記載:“此二頌銘,皆摩刻于石門中者,今現(xiàn)在。孟文頌,隸書;建和二年立,王遠(yuǎn)銘,正書,永平二年(59年)立。”
此外,又有漢鄐君《開道碑》,永平六年(63年)立。又有《楊淮碑》,熹平二年(173年)立。又有魏李苞題名,景元四年(263年)立,考其楊淮、楊弼,皆為楊孟文之曾孫。
今錄《石門詩》以饗讀者,其詩全文為:
《石門及摩崖石刻》古詩句出處:
雞頭關(guān)下石門游,游到石門看龍湫。
龍湫自古龍?zhí)断拢断聫澢稽c油。
一點油石高萬仞,萬仞絕壁對江流。
江流有聲出谷口,谷口有山翠屏收。
翠屏巖上仙為石,石為舞裳幾度秋。
秋水為神玉為骨,玉骨冰肌跨龍虬。
龍虬虎豹連獅象,獅象重重千古留。
千古石門對石虎,石虎斷巖惹人愁。
愁人斷崖題詩句,詩句懸處高云樓。
云樓頂上行人過,行人過往永無休。
永無休時游石洞,石洞天梯上雞頭。
石門摩崖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上一篇:《延安·富縣·石泓寺》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臨潼區(qū)·秦始皇陵》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