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眉縣·張橫渠故里》陜西名勝簡介
在眉縣東25公里橫渠鎮。張橫渠故里是北宋哲學家張載的家鄉所在地。
張載(1020—1077年),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青年時學過兵法,有報國收復洮西失地之志,曾在祁州、大梁、明州、崇文院供職,但大半輩子時間是在關中家鄉講學著書,他的學派因被稱為“關學”。他在哲學方面提出“太虛即氣”的學說,認為“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批判佛、道兩家關于“空”、“無”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觀點。他的學說由明清之際王夫之予以繼承和發展。張載的學派是宋代“四大學派”之一。他的著作編入《張子全書》中。
故里橫渠,有“張子祠”,祠內有正殿5間,獻殿3間,后殿3間,過廳3間,建筑宏偉壯觀,近年眉縣出資1000萬元對祠進行改造和擴建,香港孔學院湯恩佳贊助30萬元立張載銅像一尊,像高3.2米,重1.2噸,底座刻“大儒張載像”5個大字。清代在此設“橫渠書院”。門口立“張子故里”石碑一通。據《關中勝跡圖志》記載,這里的張子祠內有元仁宗愛育黎巴力八達延祐七年(1320年)重修祠宇的碑石,碑文禮愷之、榻粹正書。清圣祖玄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賜額“學達性天”。
張橫渠卒于北宋神宗趙頊熙寧十年(1077年),據《呂與叔行狀》記載:“熙寧十年十二月乙亥,行次臨潼(今西安市臨潼區)卒,門人送其柩歸于家。(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八月葬父涪州墓之祔穴?!蹦沟卦诖笳翊迕院龓X下,北依鳳凰原,南對蕎麥山,墓冢高達5米,底徑約10余米,墓前有碑樓一座,碑文刊載了張載生平事略。墓地總面積廣達40余畝,槲樹成林,風景優美。
宋張舜民有《追贈張載疏》文曰:“巨伏視鳳翔府橫渠鎮,居住故崇文院校書張載,學際天人,誠動金石,義之所在,白刃可蹈,必有不懨,何鐘何加,口如不能言,體若不勝衣,議論感激,凜如秋霜,雖萬軍之將,不足言其勇也。平居與人言,退然若不知,讀書者,坐而講貫,剖斷是非,談辯如流,雖滔滔江漢,不足方為廣也。著書萬言,名為正蒙,陰陽變化之端,仁義道德之理,生死性命之分,治亂國家之經,罔不究通,方之前人,其孟軻、揚雄之流乎,如荀況輩,不足望于載也。關中學者,靡然就之,謂之橫渠先生?!?/p>
張橫渠祠墓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商洛·州城隍廟》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漢中·留壩縣·張良廟》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