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陜西名勝簡介
在延安市寶塔區南泥灣鎮陽灣村。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是敵人對邊區經濟封鎖時期359旅在南泥灣進行大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大陳展。
1941年春,中共中央軍委、軍委主席毛澤東命令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王震,帶領部隊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他們響應黨中央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號召,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在此軍墾,一方面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一方面還在守衛好延安的南大門,在旅長王震的帶領下,經過4年的努力,把一個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的荒山僻壤,變成了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江南。他們做到了人均1只羊,2人1條豬,10人1頭牛,不但達到自給有余豐衣足食,并上交公糧10000大石,還達到了生產、練兵、學習三豐收,被譽為邊區發展經濟的先鋒。
在1979年毛澤東誕辰85周年前夕,延安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在南泥灣鎮陽灣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接待國內外游人參觀。1992年,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了南泥灣和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題詞:南泥灣精神代代傳。全國有15個省市還成立了南泥灣精神研究會,對南泥灣精神予以研討。
上一篇:《商洛·南堡寨》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漢中·古漢臺》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