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商城崇福寺塔
崇福寺塔又稱白塔、北塔,位于信陽市商城縣第一中學院內,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崇福寺塔在原崇福寺后院,塔以寺名。有古詩贊曰:“古剎軒昂枕臺隍,寶塔崔巋入云霄。”崇福寺塔山屏川繞,“巋然與金剛石佛并峙,為邑蘭若冠,蓋福地哉”。
崇福寺始建于唐代,明嘉靖《商城縣志》載:“崇福寺,舊名龍泉寺,久廢,寺基并浮屠猶存,成化十六年僧明鎧修建,更名崇福寺,置僧會司。”第一層東塔壁石刻題記為“崇禎貳年己巳孟冬”及督工增修崇福寺古塔人姓名。1914年,白朗軍攻陷商城,寺院及校舍半數化為灰燼,唯塔尚存。
崇福寺塔平面呈六邊形,為樓閣式磚塔,殘存七層,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通高22.3m,底邊長3.05m。塔的外形第一層較高,以上諸層高度遞減,呈柔和弧線。外壁敷白灰層,上以鐵質葫蘆狀寶剎收頂,形象優美而秀麗。
該塔臺基為六邊形,邊長3.36m,高1.2m,用赭紅色料石砌筑成須彌座狀。上枋浮雕行龍、麒麟、游魚、鹿等瑞獸及靈芝、松、竹、梅等圖案,上梟雕刻寶相仰蓮圖案,束腰減地浮雕折枝牡丹等花卉圖案,折柱和轉角立柱刻佛教萬字紋。下枋雕刻大部分已脫落,模糊不清,下梟雕刻寶相覆蓮。整個須彌座雕刻圖案精美,線條流暢,造型形象生動,大有脫壁而出之勢。
該塔第一層西面辟拱券式塔門,二層東北、東南,三層西面,四層東面,五層西南面,六層東北面及七層東面、西南面分別辟拱券門,其余各面砌出假窗。
崇福寺塔號稱豫南第一浮屠,是豫南地區體量較大、價值較高的古建筑之一。該塔為明代早期樓閣式磚塔的代表之一,從塔身造型到臺基裝飾都非常精美,巍峨壯觀,秀麗莊重,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塔身磚石雕工藝精細,線條流暢,圖案豐富,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檐部構造(李東升提供)
塔頂(李東升提供)
全景(李東升提供)
上一篇:古代城址·商丘歸德府城墻
下一篇:民居建筑·商水葉氏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