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大漠風·蘭州之旅·織錦臺·才女妙織璇璣圖
天水市西關務農巷東端和育生巷南端交界處,從東起南北走向的第二條小巷,傳為前秦才女蘇若蘭巧織璇璣圖之處。1949年前巷口門樓懸有“古織錦臺”和“晉竇滔里”兩匾,惜后來拆除門樓時,兩匾一并被毀,織錦臺舊址也湮沒無存。
璇璣圖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在李汝珍《鏡花緣》及有關書籍中有載。《鏡花緣》第四十一回“觀奇圖喜遇佳文,述御旨欣逢盛典”所記,蘇若蘭名惠,字若蘭,前秦苻堅時秦州刺史竇滔之妻,容貌秀麗,文思敏捷,為人謙恭,不求顯揚,深受竇滔寵愛。竇滔還有一個叫趙陽臺的寵妾,另居他處,嫉妒蘇氏受寵,時常在竇滔面前說蘇氏的壞話,致使竇滔對蘇氏日漸疏遠。蘇若蘭二十一歲時,竇滔被拜為安南將軍,赴襄陽上任,剛烈的蘇若蘭怨恨竇滔的薄情,不愿同行。竇滔攜趙陽臺一去兩年,不通音信,蘇若蘭傷心之余,以五彩絲線在錦帕上織成一幅題詩二百余首,計八百余言,縱橫反復皆能誦讀成篇的璇璣圖,派家人送往襄陽。竇滔看到才情超古邁今的璇璣圖后,悔恨交加,把趙陽臺送往關中,厚禮迎蘇若蘭至襄陽,夫妻恩愛如初。
璇璣圖共二十九行,每行二十九字,共八百四十一字,無論左右、上下、里外、交互、退一字、疊一字、半段順逆、旋回誦讀,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各種格式的詩文,上陳天道,下達人情,中稽物理,博引廣譬,寄意深遠,玄妙至極,堪稱千古奇文。如開頭二十八字:“仁智懷德圣虞唐,貞妙顯華重榮章,臣賢惟圣配英皇,倫匹離飄浮江湘。”逆讀為:“湘江浮飄離匹倫,皇英配圣惟賢臣,章榮重華顯妙貞,唐虞圣德懷智仁。”唐代詩人李白在《閨情》中詠道:“黃鳥坐相悲,綠楊誰更攀。織錦心草草,挑燈淚斑斑。”
在天水民間卻流傳著與《鏡花緣》截然不同的傳說。相傳竇滔早在東晉時就任秦州刺史,苻堅攻占秦州后,得知竇滔深受百姓擁戴,為安民心,仍委任竇滔為秦州刺史,但心里總有些放心不下。幾個竇滔手下曾因假公濟私遭其訓斥過的僚屬趁機聯名誣告竇滔謀反,秦王苻堅不辨真偽,將竇滔家產查收,發配到沙州(今敦煌)去服苦役。一晃七八年過去了,竇滔依然杳無音信。其妻蘇惠將無限思念和忿恨之情寫成一首首詩文,按一定規律排列起來,以五彩絲線繡在錦帕上,名為《蘇氏惠若蘭綿錦回文璇璣圖》:《才女妙織璇璣圖》古詩句出處:
去日深山當量妻夫歸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婦囑不身情貴
陽婆結夫配早織垂時恩上何米語
侶發年夫與錦歸去雙少深柴夫誰
好伴奴邁回要凄可寒淚中久料我
豈赦尋文身孤本衣憐家上至別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歸想天今枕日離
子天冷淡尚鶴誰更不久地同鴦鴛
蘇惠織了一幅又一幅,托人上街叫賣,“璇璣圖”遂傳布開來。開始時,人們惘然不解,后來有人以第一行“夫”字開始,向右下方斜著念,再按網狀順序轉念下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至第一行“妻”字止,居然讀成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詩:
《才女妙織璇璣圖》古詩句出處:
夫婦恩深久別離,鴛鴦枕上淚雙垂。
思量當初結發好,豈知冷淡受孤凄。
去時囑咐真情語,誰料至今久不歸。
本要與夫同日去,公婆年邁身靠誰?
更想家中柴米貴,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鶴尚能尋伴侶,陽雀深山早叫歸。
可憐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歸回?
織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詩謎解開,人人稱奇,爭相購買。不久,錦帕傳至長安,秦王苻堅正因竇滔被解職后,秦州政務荒亂,百姓為竇滔叫屈,懷疑竇滔謀反之事失實;讀了“織錦回文詩”,大受感動,立即派人調查真相,赦免竇滔,并使之官復原職。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南昌之旅·青云譜·成真仙之第一境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揚州·揚州八怪書畫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