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 袁紹大破公孫瓚于界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袁紹親自率軍迎戰公孫瓚,兩軍會戰于界橋(今河北清河東)以南二十里處。公孫瓚部下有三萬人馬,銳不可當。袁紹命令麹義率領精兵八百人為先鋒,并在左右兩側布置了一千張強弩。公孫瓚輕視麹義兵少,命令騎兵沖陣。麹義的士兵則用盾牌掩護身體,一動不動。等到雙方相距只有十幾步時,兩側弓弩齊發,士兵們越起沖鋒,喊殺之聲動地。公孫瓚軍大敗。他所任命的冀州刺史嚴綱被殺,死亡一千余人。麹義率兵追至界橋,公孫瓚集結軍隊,進行反撲。麹義再次大勝,于是到達公孫瓚軍營,拔掉了營門大旗。公孫瓚的殘軍全部逃走。
起初,兗州刺史劉岱與袁紹、公孫瓚的關系都很好。袁紹讓自己的妻子兒女寄居在劉岱家中,公孫瓚也派從事范方率領騎兵前往協助劉岱。及至公孫瓚初次擊敗袁紹的軍隊后,告訴劉岱,讓他交出袁紹的家眷。同時另下命令給范方:“如果劉岱不交出袁紹的家眷,就率領騎兵返回。等我平定袁紹之后,再對劉岱用兵?!眲⑨放c部屬商議對策,一連幾天不能決定。后聽說東郡人程昱足智多謀,便召他來征詢意見。程昱說:“舍棄冀州袁紹這個近援,而想得到幽州公孫瓚的遠助,就好象到遙遠的越地去請游泳能手,前來解救這里快淹死的人一樣,是毫無用處的。而且公孫瓚不是袁紹的對手,如今公孫瓚打敗袁紹的軍隊,然而他最終將被袁紹擒獲?!眲⑨仿爮牧怂囊庖姟7斗铰黍T兵離開兗州,返回公孫瓚的大營。還未到達,公孫瓚便已經潰敗。
輕敵必敗,古今通例。麹義出其不意,袁紹以逸待勞,公孫瓚經不起失敗,硬拼硬打,以衰竭之旅擊乘勝之師,所以一敗涂地,元氣大傷。
程昱多謀善斷,從距離遠近、勢力強弱、形勢發展等因素作為謀劃的出發點,所以能作出準確的決策。
上一篇:《以逸待勞:曹操孫權兩軍對峙》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以長擊短:赤壁之戰》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