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臺灣之旅·日月潭·雙潭秋月媚
日月潭素稱“雙潭秋月”,風(fēng)景秀麗,為臺灣各勝景之冠。潭位于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水社村,海拔700多米,湖周35公里,水面逾9平方公里,是臺灣的“天池”。湖心有個秀麗的珠子嶼,小島把潭一分為二,北半邊形如圓日,南半邊狀似弦月,日月潭由此得名。
臺灣日月潭
傳說日月潭最早叫龍湖。湖里盤踞著一公一母兩條惡龍。有一天,公龍和母龍分別把太陽和月亮吞進(jìn)腹中。天下從此變成漆黑一片。離龍湖很遠(yuǎn)的小河邊,住著一對年輕夫婦,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太陽和月亮先后失蹤,小兩口無法在黑暗中過日子,決心要找回太陽和月亮。兩人靠火把照路,翻山渡河,沿途尋問查找。山谷旁的一個老婆婆告訴他倆惡龍的惡作劇。一個白發(fā)老人說他是被惡龍強(qiáng)迫給它們備飯的,他偷聽到惡龍的私房話,說只需如此如此,惡龍就會被殺死。大尖和水社在老人幫助下,到阿里山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奔向潭邊。大尖把金斧頭扔進(jìn)潭里,劈開了惡龍腦殼,水社又扔出了金剪刀,兩個龍頭落入了潭底。太陽和月亮從龍口里滾了出來。大尖和水社按白發(fā)老人的指點挖下四只龍眼吃了,變成了巨人。大尖先把太陽送上天,當(dāng)太陽運(yùn)行到西邊時,水社又把月亮送上了天。
從此,天下又有了白天黑夜。大尖和水社怕太陽和月亮再掉下來,就一起站在那兒永遠(yuǎn)守護(hù)它們。天長日久,他們化成了兩座大山。人們?yōu)楦兄x他們,就把那個深水潭叫做日月潭,那兩座山,一個叫大尖山,一個叫水社山。這些美麗的名字,一直沿襲至今。
日月潭湖水澄碧,四周青山環(huán)擁,湖中的珠子嶼,圓若明珠,故其景有“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之說。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陳書也說“但覺水環(huán)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三百年來,日月潭就憑這“萬山叢中,突現(xiàn)明潭”而聞名五洲四海,躋身臺灣八景之首。
相傳日月潭的發(fā)現(xiàn)乃賴于神鹿指引:三百年前,嘉義縣四十個山胞集體出獵時,發(fā)現(xiàn)一只體形碩大的白鹿,就尾隨追蹤到高山密林中,白鹿忽然不見了。山胞在山中搜尋了三天三夜,到第四天發(fā)現(xiàn)了日月潭這片沃土,于是決定舉社遷居此地。
日月潭的中秋夜,尤為動人。圓月照徹湖山,光影匯于一潭,恍若仙境。高山族的小伙子肩扛長竹竿,姑娘們身攜自己繡的繡球,盛裝來到潭邊。他們把繡球拋上天空,然后用長竹竿托著,不讓繡球落下。這種游戲他們叫托球舞,據(jù)說是源于大尖和水社托太陽月亮,以此紀(jì)念。
日月潭南邊的青龍山,有兩座古樸幽雅的古寺,一座叫玄光寺,一座叫玄奘寺。玄奘寺三樓的小塔中,供奉著唐代高僧玄奘的一份遺骨。
玄奘遺骨為何會飄洋渡海來到臺灣呢?公元664年2月,玄奘圓寂于長安玉華寺,遺骨安放在終南山下一座為他而造的塔中。唐末,塔損毀。998年,玄奘頭頂骨在終南山紫霞閣被一個叫可政的和尚揀到,后來被移藏于南京長干寺東岡塔中,以后又移于南岡三塔之上。此后頭骨失落。1942年,有人在南京中華門外的小山里發(fā)現(xiàn)了收藏玄奘遺骨的石函,不久,日本侵略軍把玄奘頭頂骨的一部分竊到日本,并于1955年將它送到臺灣,先安放在新竹縣的獅頭山開善寺和日月潭的玄光寺中。1964年玄奘寺落成,就移于寺中塔內(nèi),供人憑吊。臺灣人借此表達(dá)尋根記本之情。
日月潭西邊的孔雀園林,飼養(yǎng)著數(shù)十對孔雀,美麗非凡。傳說是阿里山孔雀溪邊的小孔雀回福建鷲山后,又帶來它的家族在日月潭畔落足。
上一篇:清清滇黔韻·昆明之旅·東西寺塔·雙塔遙峙處兩情長綿綿
下一篇:眷眷中州情·鄭州之旅·鄭州·古今征戰(zhàn)誰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