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蘇北之旅·戲馬臺·英雄歸末路空留戲馬臺
徐州南市區,有一小山崗,秦末楚漢戰爭時,“項羽因山為臺,以觀戲馬”,故名戲馬臺。明天啟年間,戶部分司署移其上,遂名戶部山。
當年,項羽曾經是叱咤風云的英雄。前206年農歷四月,他大會諸侯,分封十八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他經常登臨此崗,觀賞士兵賽馬操練,檢閱部隊的陣營和武藝。崗上原有一石樁,相傳為項羽拴馬樁。明萬歷十一年(1583),徐州戶部分司主事姜士昌立石碑一座,碑上鐫徐州兵備右參政莫與齊所書的“戲馬臺”三個大字。清光緒十五年(1889)段喆(字筱湖)建雙層飛檐六角亭,亭上匾額刻段喆篆書“從此風云”四字。今亭仍昂然聳立。
戲馬臺作為項羽遺跡,引來歷代人們懷古幽情。宋代呂定《詠戲馬臺》詩曰:“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臺空草自生。”元代陳孚《徐州詩》曰:“尚想巍臺上,鐵槊擁萬馬。酒酣笳鼓鳴,旌旗蔽原野。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滿把。”明代方孝孺《詠戲馬臺》詩曰:“蓋世英雄酒一杯,悲歌只使后人哀。生平費盡屠龍技,今日空留戲馬臺。”
戲馬臺東側,有臺頭寺,為南朝劉宋開國皇帝武帝劉裕所建。
劉裕(358—422),小字寄奴,祖籍彭城綏輿里(徐州西25里),為漢高祖劉邦異母弟劉交的后代。東晉時,劉裕掌握軍權,積極策劃北伐,把軍事指揮中心設在故鄉彭城。他更筑城墻,壘以磚石,“宏壯堅峻,樓櫓赫奕,南北所無”,并疏浚了汴水。他還在戲馬臺東側建起臺頭寺,其寺“樓觀插穹蒼”。劉裕曾在戲馬臺大宴群僚,其時,隨軍咨議孔靖官拜侍中,劉裕便于九月初九重陽節在戲馬臺設宴為孔靖餞行,奉旨勞軍的詩人謝靈運、軍中謀士王弘、謝瞻等一百多人赴宴。席上劉裕作詩曰:“先蕩臨淄寇,卻清河洛塵。華陽有逸驥,桃林無伏輪。”詩中“臨淄寇”指今山東一帶的南燕主慕容超,“河洛塵”指黃河、洛水流域的后秦主姚泓。此詩寫出了他的政治抱負。謝靈運、謝瞻等也紛紛賦詩。
臺頭寺曾為歷代詩人所吟詠,蘇軾任徐州太守時,多次到過臺頭寺。他的《臺頭寺步月得人字》詩曰:“風吹河漢掃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遙知金闕同情景,想見氈車輾暗塵。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詩人們不忘當年劉裕高臺設宴的盛事,清代詩人袁枚的《戲馬臺吊宋武帝》詩曰:“自披衲襖博千場,萬馬登臺劍有光。一逐水仙歸大海,三擒天子出咸陽。白紗帽急金甌小,野葛燈懸玉燭心。可惜雄心當幕齒,關中父老易沾裳。”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個園·苦瓜疊石板橋學畫
下一篇:茫茫高原雪·阿里之旅·象泉河·英雄格薩爾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