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三晉土·晉中之旅·杏花村·汾酒醉詩仙
山西汾陽縣的杏花村,據(jù)說是孔子的大弟子子夏開過教館的地方,至今這里還留有子夏廟、子夏山和子夏下棋的石盤。不過杏花村名揚(yáng)四海,卻不是由于子夏之名,而是這里盛產(chǎn)的美酒——汾酒。
史料記載,我國古代著名的大詩人杜甫、李白、陳子昂、蘇軾和顧炎武、傅山等人都曾光顧杏花村,飲酒賦詩。據(jù)說一次詩人李白在杏花村滿懷醉意,細(xì)校古碑,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瓊杯綺食清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的著名詩句。晚唐詩人杜牧也曾寫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膾炙人口的絕句。相傳酒味飄香的杏花村還曾把神通廣大的八仙吸引而至。過去每年杏花村要舉辦一次“花酒會”,有一年八仙也結(jié)伴趕來赴會,他們盡興暢飲,酒酣之余,就在杏花村一條繁華的大街上,各栽了一棵槐樹;槐樹成蔭后,村人便把這條街取名八槐街了。
杏花村的酒為何如此芳香醉人?傳說是得助于村中一口古井。相傳唐朝年間從江南來了個會釀酒的吳老漢,他飲過杏花村古井里的水,只覺甘冽爽口,認(rèn)定這是釀酒的好水,便在這古井邊安家落戶,開了個酒館叫“醉仙居”。后來,有個瘋瘋癲癲的道士來酒館痛飲,飲過之后不但不付酒錢,反而掏出一把干饃渣子撒到井里。說來奇怪,從此井水變成了芳香郁冽的美酒了,吳老漢也因此發(fā)了財。八年后,當(dāng)年的瘋癲道士又來到古井邊,詢問吳老漢生意如何,吳老漢回答說:“生意還不錯,只是騾馬沒有酒糟吃。”那道士見吳老漢貪得無厭,便伸手指井,變酒為水,并留詩一首:“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當(dāng)酒賣,還道畜無糟。”從此,井水又恢復(fù)了原狀。不過至今這口神奇的古井仍是杏花村水質(zhì)最好的佳泉,是汾酒用水的主要來源。明代著名文人傅山曾在井旁題寫“得造花香”四個大字,意指杏花村的井水得于大自然的造化,用它釀出的汾酒,像花一樣芳香。
當(dāng)然,杏花村的酒名冠天下,除水質(zhì)好外,主要還在于杏花村人在悠久的釀酒歷史中積累和掌握了一套精湛的釀酒技藝。據(jù)杏花村古碑記載,杏花村人釀酒始于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唐朝年間,杏花村燒鍋酒坊達(dá)七十多家,出現(xiàn)了“長街恰付登瀛數(shù),處處街頭揭翠簾”的盛況。此后經(jīng)宋、元、明、清各代,杏花村的酒始終盛譽(yù)不衰,保持著色、香、味三絕,即顏色清亮、味道甘醇、郁香撲鼻。1916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杏花村產(chǎn)的汾酒獲得了金質(zhì)獎?wù)隆?/p>
過去,人們在暢飲杏花村美酒時,常為村中并無杏花而感到遺憾。其實(shí)杏花村之名確實(shí)是因村中杏花很多而來,后來由于子夏山連年洪水泛濫,沖走了滿山的杏樹,僅剩下北門外的一株大杏樹了。本世紀(jì)五十年代以后當(dāng)?shù)厝嗣裼直橹残訕洌缃竦男踊ù逭嬲闪恕靶踊ㄩ_放香千里,古酒開罐香天下”了。至于詩人杜牧留給世人的名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是指汾陽的杏花村,還是指安徽貴池的杏花村,尚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其實(shí)倒也無關(guān)緊要,杏花村汾酒冠古今,人們談起杏花村,自然會聯(lián)想起杜牧的妙詩絕句,想起那香醇的美酒。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開封之旅·朱仙鎮(zhèn)·汴京門戶說名鎮(zhèn)
下一篇:蕭蕭大漠風(fēng)·烏魯木齊之旅·樓蘭古城·沙漠中的龐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