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桂林之旅·湘山寺·寶地湘山寺神功無量佛
全州縣城西1公里處,原有一寺名湘山寺。寺建于唐咸通二年(861),1944年毀于日寇兵燹。寺后有妙明塔,高七層,銅葫蘆頂,現留存。湘山寺、妙明塔又叫壽佛寺和壽佛塔,相傳為當年無量壽佛所建。
民間傳說,無量壽佛姓周名宗慧,為湖南郴州資興縣人,因為是癩子,人們又稱他“癩子和尚”。他早年在衡山修行,修成后偶犯寺規,被逐出寺門,來到全州寶鼎嶺收徒暫居。寶鼎嶺山高坡陡,化緣不易,徒弟懇求師傅另擇寶地,無量壽佛便把拐杖向上一拋,拐杖落在湘山腳下,變一飛來石。無量壽佛與徒弟就一起遷居此地。
湘山附近有一家財主叫蔣仁福,早就看中湘山風水,在山上造了假墓。誰知飛來石沖毀了假墓,蔣仁福便圖謀趕走癩子和尚。無量壽佛每天早上要吃豆腐,買豆腐要經過一面為峭壁一面為湘江的半邊渡。撐船的肥佬是蔣仁福的爪牙,蔣仁福就叫肥佬當癩子和尚來時不擺渡,若鬧就伺機打死。第二天一早,無量壽佛來到渡口,叫船叫了幾十遍,肥佬不理不睬。無量壽佛手指往肥佬渡船一撥,船便來到跟前。無量壽佛丟了一枚銅錢就要上船,肥佬操篙來掃。無量壽佛伸出手掌,上下擺動,江水便一起一伏,把渡船高高拋起,又深深摔下,肥佬嚇得連聲求饒。無量壽佛手指一勾,肥佬一個跟頭栽上岸;右腳一踢,渡船便落在山上變成船槽嶺。他一陣拳打腳踢,半邊渡峭壁上裂出一條小路,從此人們經過這里再也不用花錢擺渡了。
半邊渡打通后,到湘山燒香的人更多了,并紛紛捐款籌建寺廟。無量壽佛到西延(資源)買木材,山主戲謔說:“山上禿了頭的,你都可以要。”誰知當晚一陣大風,把山上很多大杉樹都吹斷了頭尖。山主暗暗叫苦,只得把它們賣給無量壽佛。無量壽佛拋出袈裟,將所有禿頭杉木兜裝起來,托人到湘山叫徒弟來帶回去,并囑咐徒弟不要看。徒弟一時好奇,扯開一條縫看了一下,一根根木料便涌出來,一下子堆滿了半個山坡。正當徒弟束手無策的時候,無量壽佛來了。他用拐杖在地上點一個洞眼,朝樹堆劃一個圓圈,杉木就一根根溜進洞眼,又從湘山洗缽泉流出來。但數來數去,少了三根。原來蔣仁福為了不讓癩子和尚建起湘山寺,買通一位法師把三根杉木點化成三條巨龍潛藏在地下。寺廟每修起一部分,巨龍就翻騰震倒一部分。無量壽佛知道了,便盤腿念經,待巨龍翻滾時,摘下頸上一串佛珠丟出,佛珠化成寶鏈捆住巨龍拴在飛來石上。無量壽佛再建七層白塔,把巨龍壓在下面。寺終于建起來了。蔣仁福又叫法師把寺頂樹葉化成蜘蛛,專門結網纏裹燒香人,使他們染上波絲瘡。無量壽佛便扯一撮眼毛,用嘴一吹,變珠子落在塔頂。金光一照,蜘蛛絲盡化灰塵。塔因寶珠明亮,故名妙明塔。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廈門之旅·趙家城·宋裔古堡
下一篇:莽莽關外山·沈陽之旅·沈陽故宮·宮廷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