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甪直鎮·古鎮文人佳話傳
蘇州城東南25公里的吳淞江南岸,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水鄉小邑、文化古鎮——甪(音錄)直。因鎮東有直港,水道泛舟可通六處,故亦稱“六直”;又因唐時人稱“甫里先生”的唐代文學家陸龜蒙曾隱居于此,也名“甫里”。舊傳春秋之際吳王別宮梧桐園在此一帶,古有“吳宮鄉”之稱。鎮南古文化遺址澄湖、張陵山,曾出土大量自新石器時代迄宋的文物。舊時其為“一鄉而控三縣(新陽)之治”。雖僅方圓1.25平方公里,但以水網橋多著稱,各式橋梁七十多座,“三步跨兩橋”,“家家盡枕河”,人稱“水鎮”、“橋鎮”。橋欄上多鐫有浮雕圖案和對聯。在古稱三元橋的兩座環連的石橋兩側,刻有“東溯眠牛浮綠水;西臨斗鴨挹清風”聯句。聯中“斗鴨”為陸龜蒙墓前池名。
陸龜蒙(?—約881),字魯望,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任蘇湖二郡從事,后隱居甪直甫里塘畔,自號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號天隨子。與詩人皮日休齊名,人稱“皮陸”。陸于居所池邊耕讀著述,所作散文有《野廟碑》等,文筆酣暢辛辣,對時政的黑暗及官吏的腐敗多有抨擊。詩作以寫景詠物為多,有《甫里集》。鎮內保圣寺西院,有陸龜蒙墓。墓地坐落于數株參天的古銀杏樹之中,古樸清幽。墓前方池名斗鴨池,池邊兩個長方形的石槽,稱斗鴨闌,傳為陸龜蒙生前喂鴨所用。池中原筑有水亭,立有陸龜蒙執卷讀書像及懸題“清風亮節”匾。“唐甫里先生墓”碑,系清代以后所建。
此地文人名士,代不乏人。明初詩人高啟(1336—1374),字季迪,長洲(今蘇州)人。元末時隱居鎮西青丘浦,自號青丘子。明洪武初,召修《元史》,為翰林院國史編修。授戶部右侍郎,不受。嘗賦詩譏諷朝廷陋弊,后被太祖借故腰斬。能詩喜文,有詩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鳧藻集》附《扣舷集》詞。當年與高啟齊名、時稱“吳中四杰”的詩人楊基、徐賁、張羽,以及王行、高遜志、唐肅、宋克、余堯臣、呂敏、陳則等共十人皆卜居甫里。他們常對月吟詩,把酒酬唱,一時佳詞迭出,妙趣橫生,人稱“北郭十友”,亦謂“十才子”。近代甫里書院人才濟濟,文聲浩浩。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學者顧頡剛等曾于書院任教。葉圣陶年輕時居此五六年,寫出了《稻草人》、《倪煥之》、《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暮年重游此地,仍眷戀如初。1988年12月初,葉圣陶骨灰安葬于此,并建有紀念館。
古鎮有“禪林第一,佛像無雙”的保圣寺唐塑羅漢群像。還有古鎮八大景觀:分署清泉、鴨池清風、吳淞雪浪,系水鄉異景;西匯曉市,為集市晨曦;浮圖夕照、海藏鐘聲為佛光霞影;長虹漾月、蓮阜漁燈,乃古鎮夜景。
上一篇:清清滇黔韻·昆明之旅·黑龍潭·古祠異木黑汗留香
下一篇:離離原上草·呼和浩特之旅·席力圖召·召城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