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銀川之旅·六盤山·“鹿攀”變“六盤”涇河有龍王
六盤山跨越寧夏、甘肅、陜西三省區,綿延近千里,其主峰在寧夏固原、隆德縣境內,海拔2928米。雄壯險峻的六盤山自古為兵家爭戰之地,宋代名將韓琦、范仲淹,以及楊六郎曾在此據關把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伐西夏途經此地,為六盤山優美景色所吸引,就地筑宮避暑,后來客死于此。明洪武二年(1369),大將徐達在此大破元兵,完成了西北邊地的平定。1935年10月,毛澤東率中國工農紅軍翻越這座萬里長征中的最后一座大山,后來寫下了氣吞山河的詩篇《清平樂·六盤山》。
“六盤”,顧名思義是要經過六重盤道才能達到山頂。其實“六”只是一種概數,言其山道曲折,盤道多重。當地百姓則相傳“六盤”是由“鹿攀”訛傳而來:很久以前,六盤山無路可登。山腳下有座古廟,一天,廟里的老和尚到小溪邊提水,一只正在溪邊飲水的梅花鹿扭頭便跑,卻又走走停停,好像在示意什么似的,老和尚便尾隨其后,不知不覺登上了山頂。放眼山下,美景如畫。此事傳開后,這座山便被人們稱為“鹿攀山”了。當地人“六”、“鹿”同音,加上山嶺逶迤盤曲,久之“鹿攀”就變成“六盤”了。
位于六盤山東南、寧夏涇源縣南20余公里的老龍潭,是涇河源頭之一。老龍潭由三個大潭組成,相傳涇河老龍就居住在這里,民間流傳不少關于涇河龍王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有魏征夢斬涇河龍和柳毅傳書等。
據《西游記》說,涇河老龍在行云布雨時,不按玉皇大帝的旨意辦事,擅改時辰和數量,違犯天條,玉帝下旨讓唐朝宰相魏征第二天午時將其斬首。涇河老龍托夢給唐太宗,求太宗救它一命。第二天,唐太宗把魏征召進宮中下棋,想拖住魏征,使他到時候不能去斬涇河龍王。到中午時刻,魏征打起瞌睡來,不一會兒臉上一頭大汗,唐太宗拿起一把扇子給他扇涼,好讓他睡得踏實些,拖過正午時候,救下老龍。正扇著,只聽魏征大叫“殺!殺!殺!”沒喊叫完便醒了過來。太宗問魏征喊什么,魏征說:“我剛才喊殺的是涇河老龍。正當我斗得滿頭大汗,怎么也無法下手時,不知從哪來了一股清風吹得我飄然而起,我像長了翅膀一般,輕松地斬掉了老龍。”唐太宗一拍大腿說:“糟了——我幫倒忙啦!”那涇河龍王就這樣被魏征斬于老龍潭的三潭。從山崖上向對面望去,峭壁上有個土紅色的洞,洞里滲出一線紅水,據說那就是涇河龍王的血。
涇河老龍被斬后,涇河小龍接替老龍的位置,當家作主。小龍善于辭令,喜歡交游。有一次,他跑到洞庭龍君家作客,洞庭龍君見他彬彬有禮,侃侃而談,非常喜歡,就把獨生女兒許配給了他。涇河小龍將洞庭龍君的女兒娶回涇河后,便露出了胡作非為的真面目。后來竟將洞庭龍君的女兒罰到荒無人煙的河灘上常年放羊。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在河灘上熬煎了一年復一年。一天,從南方淮陰來
京應考的書生柳毅路過這里,十分同情她的苦楚,叫她寫了一封信轉交給她父母。洞庭龍君見信知道女兒遭此虐待,非常氣憤,他弟弟錢塘龍君得到消息也萬分惱怒,率兵西征,討伐涇河小龍,將侄女接回了洞庭湖。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贛西贛南之旅·青原山·“青原系”祖堂與曹洞宗山廟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黃山之旅·黃山·“黃山歸來不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