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洞庭湖之旅·岳陽·“江湖之勝,巴陵兼有之”
據考古發現,巴陵遠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夏商為荊州之域,三苗之地。春秋時屬楚附庸麋子國。秦統一中國劃歸長沙郡。東漢末筑巴丘城。晉太康元年(280)始建巴陵縣。此后一直為州、縣治所。1912年改巴陵縣為岳陽縣。現為省轄市。
岳陽地處洞庭湖與長江匯合處,東望匡廬,西臨洞庭,北通巫峽,南極瀟湘。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稱其“囊山帶河,外百越、巴、蜀、荊、襄之會,全楚之要膂也”,“談形勝者,未嘗不首及巴陵”。《岳陽志》謂“四瀆長江為長,五湖洞庭為宗,江湖之勝,巴陵兼有之。”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岳陽自古即為軍事要地。《岳陽風土記》載:“瀕江水退,漁人于沙磧得箭鏃甚多,形制不一,皆銅為之……足以證前代戰爭之沖也。”
據載,當年楚昭王曾在岳陽樓一帶筑西麋城,在今岳陽城東梅子市筑東麋城。洞庭入江處城陵磯下不遠處,有擂鼓臺遺址,傳為當年楚莊王點將督戰、擂鼓助威處。莊王繼位不久,大臣斗越椒與國外渾嵩勾通,趁渾嵩犯境、莊王親征之機,謀奪王位。不料莊王大勝,于是又借迎駕之名伏兵途中,迫使莊王退守巴陵城外青河橋畔。莊王在危急之中,得老臣樂伯救駕,乃反敗為勝。斗越椒欲據青河之險負隅頑抗。樂伯乃施“橋頭比箭”之計,讓小將養由基與號稱神箭手的斗越椒比箭,且讓斗先射。斗為顧全臉面,被迫答應。他先射三支毒箭。第一箭養由基低頭躲過,第二箭以手抓住,第三箭用牙咬住。養由基射箭時,莊王親自擂鼓助威。他先虛拉兩弓,嚇得斗越椒左倒右歪。然后,趁其站立未穩一箭射中咽喉。莊王大獲全勝。
《后漢書·光武帝紀》載:建武二十四年秋,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征討“武陵蠻寇”,次年到達岳陽,建巴丘邸閣,作屯兵儲糧驛站。建安十三年,曹操以舟師追劉備至巴丘,在赤壁大敗而回。次年,周瑜從建業赴江陵,途中死于巴丘。后魯肅駐守巴丘,擴巴丘邸閣為巴丘城。后吳承相陸凱、萬或又先后鎮守巴丘。梁大寶二年,侯景舉兵攻梁將王僧辯于巴陵。隋大業十三年,董景珍擁縣令蕭銑稱梁王于巴陵。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多次進兵岳陽。崇禎十五年,張獻忠下岳州沿江設伏,殲明軍兩千余人。李自成還留下“金雞山問路”的傳說。相傳他為清兵追至岳陽,扎營金雞山,欲居高臨下固守岳州城。聽說乾明寺有老僧能預測吉兇,便前往拜見。老僧答應明晨指點。第二天李自成遵囑前往,老僧已外出云游,留言小僧云答案于神案之上。只見案上有死公雞一只,酒壺一把,另有一只筷子插壺嘴上,一只掉案上。李自成沉思片刻,磕頭而出。回營即傳令速出湖口。追兵至時,闖軍已到湖心。軍師稱贊其英明,李自成則云多虧老僧指點。原來,金雞山在岳州古城之東,洞庭湖在西,死雞即言上金雞山必死,筷子從酒壺口掉桌上,意為快(筷)出湖(壺)口。
在近代,太平軍曾三次攻占岳陽。1852年12月,洪秀全攻克岳陽后獲大批船只,于是繼“土營”之后又新建“水營”。從此太平軍擁有艨艟萬艘,綿延數十里的水兵隊伍。1854年,太平軍副丞相曾天養于城陵磯附近大敗清軍,清總兵陳輝龍、統領褚汝船當場斃命,曾也不幸陣亡。
上一篇:厚厚三晉土·晉中之旅·晉祠·“晉祠流水如碧玉”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桂林之旅·靈渠·“治水巧妙,莫如靈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