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秦皇島之旅·懸陽洞·小和尚面壁思過
懸陽洞又稱“玄陽洞”,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guān)區(qū)東北九公里處的黃牛山下。據(jù)《榆陽縣志》記載:“三道關(guān)內(nèi)崖半,有石洞曰懸陽,深廣六、七丈,上建佛樓,樓上可坐數(shù)十人。樓下左隅有石洞穿入,一小洞上見一孔,透出天光?!边@里奇峰突兀,怪石崢嶸,古木蔽日,流水漫衍。洞上,北有“人石”睥睨群山,南有“鐘石”宛似空懸。洞高14米,寬13米,深37米,洞壁上鐫有“紫塞桃源”、“洞天府地”、“清虛凌空”、“通天幻境”等摩崖石刻。洞頂有兩個圓形孔洞透出天光,在正午和子夜,人們可從洞孔窺視太陽和月亮,故有“子午洞天”之說,亦是懸陽洞得名之由來。洞內(nèi)有一組精美的泥塑藝術(shù)品——十八羅漢斗蛟龍。這組泥塑突破了正襟危坐的呆板造型,眾羅漢雖然分散在洞中的各個角落,卻統(tǒng)一在蛟龍出現(xiàn)這一情節(jié)之中。這十八羅漢中的一個是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原來,在一個隱蔽角落里藏有一穴,這個羅漢正在里邊面壁思過。相傳若干年前,他私自闖入了道觀碧霞城紫云閣,偷了元始天尊的一只神梨,不料歸來途中神梨突然變大,重千鈞有余,面壁羅漢難以負重,最后從手中墜落,掉在懸陽洞后洞口,化成“石梨”。面壁和尚因偷梨影響了佛教與道教的關(guān)系而受罰,這就是他至今仍在穴中面壁思過的原因。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南寧之旅·賓山·賓山話賓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廬山之旅·煙水亭·山頭水色暮籠煙